倘若留意新聞報道,想必常常會被內地「天方夜譚」之多、之怪弄得你精神麻痹、啞口無言。亂採亂挖造成山體裸露,為了「恢復植被」,陝西華縣想到了向外地學習──用油漆將裸露山體的石壁刷成綠色。
「綠漆刷山」雖然不是甚麼新鮮事,可陝西華縣相關部門的做法還是讓人汗顏。山體遭破壞,一個正常人想到的一定是找出原因,根治問題,杜絕隱患,立即修復,而不是如華縣那樣花費(浪費)公帑用油漆「美化環境」,做無用功。
認同自欺欺人值得警惕
用油漆刷成綠色就以為是「綠化」了,這種掩耳盜鈴式的做法固然到了可笑可悲的境地,但其背後的思維──竟然有人相信、認同「自欺欺人」是解決問題的其中一個方法,無疑更值得人們留意與警惕。倘若如此違背常理的事不僅可以在社會大行其道,接二連三出現,而且甚至有所謂的專家學者為此等行為背書,提供學理上的支持,那麼,專家學者不僅會丟失市民對他們的信任,而且整個社會都會掉進「反智」的泥淖。
長久以來,人們都在提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從華縣國土資源局礦產辦李主任的回應「從網上找的,從外地學的經驗」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是典型的「取其糟粕,去其精華」。恢復生態的好辦法不少,但華縣相關部門卻從網上找到了最壞的一個,學到的都是些糟粕。不僅如此,李主任還認為「這是國內最先進的經驗」。這種不加思考就講出的話,竟然出自政府官員,無疑讓人驚詫。筆者不禁想問:所謂的「國內最先進的經驗」,難道指的是投機取巧經驗中最先進的?政府為何不能踏踏實實地學習真正的治理經驗,而要用此等方法戲弄民眾?
在絕大多數人眼中,李主任乃至陝西華縣相關部門的回應都是可笑的。既然平常人都知道此舉之愚蠢,但他們為甚麼還要這樣做?在遭到質疑後,為何會「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筆者以為,這與中國當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心態有着莫大的關聯。
面子工程往往徒具虛表
中國經濟發展所衍生的問題隨處可見。「GDP至上」的一大弊病是發展只重數量不重質量,許多關乎民生的問題,在「經濟發展」的大政方針面前被放在一邊,乏人理睬。當小問題累積成大問題、隱患造成了實質傷亡損失,政府才會「忽然重視」,忙於亡羊補牢,表現自己的親切愛民。追求快而非好,重面子不重內在,使許多民生工程淪為政府打造政績的形象工程。這些面子工程往往徒具虛表,於市民毫無益處,陝西華縣「綠漆刷山」就是很好的例證。
一丁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