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傳小QFII國慶前拍板,政策未行,中港證券股先行落鑊炒起。眼見近日中港股市勢頭好轉、成交趨活,相信批出首批試點後,將加快資金回流A股,有利兩地股市一擁而上。中資證券股中,現時僅光大控股(165)直接從事中港證券業務生意,無論A股或港股翻身,光控可成為大贏家。
光控主要從事金融服務,另持33%光大證券。上半年光控少賺38%,主要是利潤貢獻逾半的光證純利挫46%所致。光證在內地有101家營業部,屬頭十大證券行。
上半年A股(滬綜指)挫約26%,日均成交縮至不足2000億元人民幣,不過7月份迄今,A股已反彈12%至2700點邊緣,其間成交亦回升至日均2500億元,本月日均更有接近3000億元,交投激增50%。
走勢現突破
據彭博資料,內地證券股與A股走勢幾乎同步,08年至今,光控與A股的相關系數接近0.6(數字範圍介乎正1與負1,越接近1,關聯度越高),第一上海(227)及申銀萬國(218)更高見0.7及0.8。只要A股價量齊升,3隻股份很大機會跟住上。
另一邊廂,港股交投亦明顯改善,月內日均成交回升至663億元,較今年平均的594億急增12%。隨着港股氣氛改善,成交可望攀升,有利經紀業務收入。值得一提,上半年經紀及財富管理是光控唯一錄得增長業務,稅前盈利增52%。下半年會推出多隻基金,包括基礎設施基金及房地產基金,相信可充當未來盈利增長引擎。
光控揸光大銀行4.5%,光銀去年上半年向光控派1.5億元股息,相當於光控利潤33%,但光銀今年要上市暫停派錢,影響只屬短暫,往後則成為光控穩定現金牛。
光控預測PE及PB只有17倍及1.3倍,較只有本港業務的國泰君安(1788)及大福(665)為低。PB只要重上歷史長期平均1.6倍,股價即見23元。光控上周四甫突破短期降軌,建議18.80元或以下買入,以4月高位22.50元為中線目標,失守17元止蝕。
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