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 停藥一年八成復發專家建議連續服兩年減風險

思覺失調 停藥一年八成復發
專家建議連續服兩年減風險

【本報訊】幻覺、妄想、思維紊亂等是思覺失調的病徵,不少康復者也面對復發問題。香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近八成患者在停藥一年後有復發迹象,更有一成三患者需入院接受治療。有專家表示,早期思覺失調患者應持續服藥兩年,持續服藥可降低近一半的復發風險,一旦停藥後病徵再現必須及早重新服藥。
記者:梁德倫

港大醫學院與醫管局思覺失調服務計劃合作,邀請178名思覺失調患者參與研究。該些患者都已持續服藥近兩年,並已完全沒有病徵。研究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人持續服治療思覺失調藥,即400毫喹硫平,一組則為停藥對照組。經過一年時間後,發現停藥組有多達79%患者會有復發情況,但持續服藥組則有41%復發,意味持續服藥可將復發風險降低近一半。

停藥者宜接受輔導

負責研究的醫學院精神學系臨床教授陳友凱表示,停藥組也有13%患者因為病情復發需再入院治療,相反服藥組則只得4%患者要住院治療。他表示,復發患者最常見的病徵分別是妄想、幻覺、猜疑及思維紊亂等,有近七成人更同時有兩種或以上的病徵。
陳友凱補充,今次研究旨在找出停藥對思覺失調患者的影響,因為不少患者在服藥約一年後病徵消失,都想停止服藥,故希望透過今次的研究提供準確可靠的臨床數據予精神科醫生作參考,決定病人何時可以停藥。今次研究結果已刊於《英國醫學雜誌》。
有份參與研究的大埔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鍾維壽指,不少思覺失調患者復發,與他們未有跟足指示服藥、濫用精神科藥物如K仔(氯胺酮)等有關,又或因遇到壓力例如工作上被責罵及感情挫折等,都會令病情再度復發。
陳友凱補充,透過今次研究結果,建議康復進展良好的思覺失調患者,需持續服藥兩年,並考慮停藥後可能面對高達八成的復發率。此外,患者若選擇停藥,也要接受專業性早期輔導服務,當一發現有任何病徵,應重新服藥控制病情。患者的主診醫生應該與病人開放討論停藥意願,並將研究結果告知患者,讓他們知道停藥後病情復發的風險;醫管局方面也要確保專科醫生有充足的就診時間及資源服務思覺失調病人,提供復發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