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 泰 - 蔡瀾

昌 泰 - 蔡瀾

好久沒去泰國,很想食那兒的小吃,散步到九龍城啟德道上的「昌泰」去找。
「昌泰」為林氏一家開的泰國雜貨店,後來也經營餐廳,我和他們家族的大哥林泳洋私交甚篤,知道他的個性一絲不苟,進的都是最高級的商品。
數年前林兄去世,當今的「金不換」餐廳由遺孤經營,還是全城最佳。
「昌泰」則交給了大弟,他娶了一位泰國太太,非常賢淑,幫助他把店打理好,又把一男一女的下一代扶養成人,閑時,也到店幫手。
最喜歡吃的是一盒盒的冬蔭貢腰果,把冬蔭貢的原香料抽乾,加上蝦米,一起混在腰果之中,確有其味,買回來放進微波爐一叮,熱熱地嚼着送酒,一流。
懷念的還有泰國街邊小吃的乾撈麪,按足配方,自己怎麼做也做得不像樣,發現是麪條不同。只有到「昌泰」去,買一包包由曼谷空運來的新鮮麪條,才是正宗。
除了現時的商品,這家人還進口多種蔬菜,像煮咖喱的小粒茄子、芋梗(泰國人叫為白霞)、四角豆和實多豆,實多豆亦稱臭豆,吃時香,消化後放出來的臭,最好是用蝦醬來炒。
說到蝦醬,一般膏狀的都不夠香,泰國也出,但店裏賣的只是檳城的長方形蝦醬牆,用藍邊黃紙包紮,福利公司製造,名為「峇拉煎」,英文Belachan,與葡萄牙及澳門菜的醬料一脈相傳。店主有自信,才賣最好的,不管是不是泰國出品。
另外炒通菜的話,有馬來西亞出的「馬來風光」參巴醬,炒時加上一兩匙,即成,不必麻煩去下峇拉煎了。
九龍城能成為泰國菜館的集中地,是因為當年啟德機場運貨來時,最方便的地點。而「昌泰」是第一家,當今周圍乾貨店已開得成行成市,但說到貨物最齊全,最新鮮,還是非光顧他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