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FII頭啖湯 九基金大熱本月揭盅 中資券商緊隨

小QFII頭啖湯 九基金大熱
本月揭盅 中資券商緊隨

【本報訊】本港三大財金官員正展開三天訪京行程,人民幣回流機制是討論重點之一。今年以來,市場對小QFII的傳言層出不窮。有中資券商透露,本月內就可出台首批試點,作為中央送給香港「十一」假期的大禮。據本報最新獲悉,雖然各大券商及基金均有意搶飲「頭啖湯」,但中央青睞後者,首批試點將從9家在港的中資基金挑選。
記者:尹燕麗

按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統計,目前香港有20多家中資券商,以及9家中資基金,大部份都對小QFII興趣盎然,一早已提交試點申請。據悉,半個月前,小QFII的文件已送至最終審批者──國務院,現時正等待簽字通過。
接近中證監人士近日透露,中央將從已在港發行公募基金及有資產管理業務的中資券商中,挑選首批試點,但上周相關人士在港召開會議,與會者向本報透露,「基金公司先行,中資券商將是第二批」。
他表示,中央最終決定參照當年推行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方式,讓基金公司先作試點。

初期規模料逾百億

據分析,嘉實、大成兩家基金公司,符合在港有公募基金及資產管理業務的篩選條件,但該人士表示,由於中資券商無望入選,相信其他基金公司也會進入中央考慮範圍,意味華夏、南方、易方達、華安、博時、匯添富、海富通進入候選名單。
截至上季末,外管局共審批81家機構獲得QDII資格及額度,批准總投資額為640.47億美元,其中證券類392億美元。
華安於06年9月,最早獲批5億美元額度,而南方、華夏、嘉實07年先後分別獲批50億美元,海富通08年獲10億美元,易方達、博時、匯添富09年分別獲得10億美元,大成今年則獲5億美元。
目前萬事俱備,最終結果只視乎監管層「心意」。對於試點名單、資金規模只能自己揣摩,市場主流說法是3至5家試點,初期規模不少於100億元人民幣,每家公司額度介乎1至2億美元。

港財金官員正訪京

此外,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上周透露,小QFII的推出時間,要等到本周訪京時才有揭曉。
目前曾俊華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以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正身處北京,除與中央的財金官員會面之外,其間還會拜訪多個負責財金和貿易的部門及機構等,其中包括中證監、中銀監、人民銀行、國資委、中保監、財政部以及發改委等。
香港方面,也正在為小QFII做積極準備。港交所(388)、證監會已先後發通函,敦促經紀就人民幣產品交易運作準備,港交所還將於本月18日邀請參與者進行相關交易的模擬測試。
另外,金管局公佈數據顯示,7月香港人民幣存款達到1037億元人民幣,為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並且較6月大幅上升了15.6%,有關數字足以顯示投資者對於小QFII充滿憧憬。

小QFII知識

‧小QFII是指境外人民幣通過在港的中資證券公司及基金公司投資A股市場
‧擁有自己單獨的額度,不會影響現有的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在香港的人民幣資金可通過小QFII回流到內地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