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雙周記:土耳其翻身低吸相關基金 - 麥曉林

投資雙周記:土耳其翻身低吸相關基金 - 麥曉林

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自2002年上台後,該國經濟鯉魚翻身,國內生產總值(GDP)由8年前的2000億美元,激增至目前的6000億美元,令這頭「經濟小虎」晉身歐洲第8大經濟體。
2000至01年爆發經濟危機,令土耳其銀行體系崩潰及通脹加劇,逼於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援,貨幣里拉顯著貶值。該國經濟在去年收縮5%後反彈,估計今年擴張達5%至6%。
土耳其的金融體系催谷該國經濟復蘇。在「正義與發展黨」領導下,靠銀行體系改革、私有化和經濟回穩等因素支持,銀行信貸在過去8年年均增30%。全球龍頭銀行擁土耳其銀行業四分之一資產,寄望這曾不起眼的市場帶來可觀回報。
土耳其通脹率由九十年代中的125%,大幅滑落至現時6.6%,市場利率亦跟隨下降,財政赤字佔GDP僅5%,遠低於英美日和大多數國家。

主權評級可望上調

雷曼危機後,土耳其銀行體沒發生重大事故,資本充足比率逾20%,貸存比率7.5%。評級機構調高其主權信貸評級,看來只是時間問題。
與美國和墨西哥的經濟關係大同小異,土耳其在歐盟所擔當角色,是提供廉價的製造業平台,並為一個大型出口市場和海外直接投資目標地,出口成推動土耳其未來經濟的火車頭。
在九十年代,土耳其海外直接投資只有10億美元;埃爾多安政府執政後,海外投資額已激增至600億美元。土耳其主權信貸違約掉期差價現僅約170點子,屬新興歐洲國家中最低。
銀行業盈利大增,土耳其股市近歷史高峯。面對明年大選,執政黨與軍方關係緊張,及軍警與庫爾德工人黨爆衝突,股市或下調,但可視為吸納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土耳其基金機會,並長線持有。
麥曉林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