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發電廠嘅控制室有幾多個女工程師?」
梁偉倫(Michael):「冇喎……」
在旁的中電公關馬上「提水」:「阿邊個邊個呢。」
Michael:「哦,有一位!我哋啲女同事都係讀工程出身,唔需要特別照顧,巾幗不讓鬚眉o架!哈哈哈哈!」
為複雜大型機組着迷
令Michael雀躍的,彷彿只有一台台發電機組,以及令普通人目眩的「怪獸」數據。女朋友?暫時沒有。
關於龍鼓灘發電廠的種種,中電二級工程師Michael背誦如流,「龍鼓灘發電廠有八台以天然氣發電嘅機組,負責全港四分一嘅電力需求……」,「整個控制室只需六個工程師當值,包括一個主管……」如果沒有下一條問題,他可以滔滔不絕的一直說下去。
04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電機工程系的Michael,在逾300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當年六名中電見習工程師之一。經過年半的「游牧」生涯,他最後如願以償,「落戶」發電廠的運行部。短短數年,Michael已擢升至二級工程師,負責發電機組的監控及操作工作。
一個人的興趣往往建基於能力,繼而影響人生的決定。Michael會考28分,高考物理和純數均取得A級成績,是個百分百理科人,大學時順理成章選修電機工程,再理所當然地加入中電。他表示,工程師要輪流到廠房巡邏,工作環境「又熱又嘈」,雙手及衣服經常被油污弄髒,但「大型機組嘅複雜性」令他着迷,「可能好多大學生都想做寫字樓工嘆冷氣,但操作咁大型嘅機組令我好有成功感」。
機組交到手上要盡責
發電廠的中央控制室內共有56個電腦螢幕,每7個一組,全天候24小時顯示八台發電機的操作數據。每次值班,Michael都要一眼關七,時刻留意發電機的溫度、污染物排放量、餘熱鍋爐水位等逾百組「怪獸」數據。
Michael即場一口氣解釋多個數據的內容,記者只好不斷點頭「扮明」,「有經驗嘅工程師,一眼望過去就知有冇問題」。他說,大部份時間「機組都好乖」,好少「頭暈身熱」,而且控制室設有警報系統,「唔會down咗都唔知」。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工程師,Michael認為團隊精神、責任心及好學的態度缺一不可:「工作要成team人一齊,機組交得喺你手就要有責任心;讀大學有嘅係理論知識,入到嚟要落手落腳,就要由頭學起。」
記者 王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