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末日細菌」的NDM-1現已蔓延全球、包括香港在內的14個國家和地區,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另一種同樣是幾乎所有抗生素都殺不死的超級細菌MRAB,原來已殺入日本東京近一年,有46人感染,當中27人死亡,偏偏醫院隱瞞。
MRAB,全名multi-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即多重抗藥性不動桿菌。不動桿菌存在水和土壤中,主要透過接觸和空氣傳播,症狀包括肺、皮膚、傷口感染及腦膜炎等,免疫力弱的長者、早產嬰、初生嬰兒、嚴重燒傷及洗腎病人較易感染。MRAB更有多重抗藥性,幾乎所有抗生素都殺不死,因此被稱為「院內感染頭號殺手」,容易奪命。
醫院封鎖消息
在日本,MRAB的46宗病例,都在全國規模最大的帝京大學附屬醫院出現。院方表示,首宗死亡病例於去年10月發生。但院方未按規定立即通報,也沒成立應急小組預防擴散,即使今年4至5月院內感染人數一度大增,院方繼續隱瞞,更封鎖消息,將感染者集中治療,連院內部份醫生也不知情。
直至上周四,醫院才向厚生省和東京巿政府報告,院長森田茂穗為此致歉,警方介入調查。院方表示,因對MRAB認識不深,才錯估情勢,以為可以控制感染。醫院的傳染病專家表示:「我們知MRAB有抗藥性,但不清楚是有多重抗藥性。」
過去一年來,46宗MRAB感染病例中,有27人死亡,當中9人已證實死於MRAB,12人無關,餘下6人死因未確定。死者年齡介乎53至89歲,大部份是癌病人。院方表示,感染者住在不同樓層,可能是醫生巡房時導致細菌擴散,現時還有9名染病者接受治療。
除了MRAB,帝京大學附屬醫院於6月至8月間,還有出現多重抗藥性綠膿桿菌(multi-resistantPseudomonasaeruginosa,簡稱MRPA)感染個案,有3人感染,1人死亡。院方解釋,因MRPA並非罕見,加上感染人數少,才沒公佈。
日本《每日新聞》/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