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在分組賽最後一仗對土耳其,得分出奇地低,創下中國男籃自1978年參加大賽至今,半場和全場的最低得分紀錄,有報道標題為「中國的恥辱」,另外亦有識貨者擊節讚賞,驚嘆教練鄧華德用兵之「狠」。何以有如此兩種極端的評價?
沒有姚明壓陣的中國隊是第5級別,要爭取小組前4名出線並不容易,故此擊敗同組第6級別的科特迪瓦已算是完成任務。但中國隊面對實力強大的希臘、俄羅斯和波多黎各都有優異演出,在這3場賽事都能夠拼搏至最後幾分鐘,仍然拉成均勢,甚至有機會勝出,實在是亞洲之光,教練功不可沒,賽後被高度評價為「奇蹟誕生」。
中國隊在對土耳其之前,已幸運地肯定取得出線資格,令這場比賽變成例行公事。這種情況下,美籍教練鄧華德再次作出大膽決定,就是收起所有正選球員,只讓一班後備兵上陣,讓主力球員得到充份休息之餘,一班新人又可以增加出場比賽的經驗。正是一舉兩得,大敗又如何?回憶一下中國隊在美加的熱身賽,表面上6場全部大敗,但卻達到練新兵,試新陣的效果,故才有世錦賽的好表現。
這些情況很多人都明白,都遇過,卻未必有勇氣這樣處理。簡單易明的真理,往往被無數的雜念蒙蔽,要時刻保持「心清」,笑罵由人並不容易。
文:徐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