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不但為孩童增添生活樂趣,更有助其多元發展。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1.4萬元資助香港小童群益會賽馬會大圍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推行「同伴童成長玩具圖書館計劃」,透過工作坊及社區活動,助家長認識並認同玩具對孩子的正面影響,預計1,000人次受惠。
玩具,殊不簡單。在玩耍過程中,既為孩童帶來歡樂,在父母陪伴下,更受到關注及肯定,有助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並培育正面情緒。合適的玩具還有助幼童的小肌肉、手眼協調、認知學習及社交互動等方面的多元發展。
首推玩具借還服務
該中心社工吳姑娘表示,玩具在兒童成長過程中雖然重要,但貧困家庭的父母沒餘錢購買,「而且家長都未必了解到玩具對小朋友嘅發展同親子關係嘅重要性」。
有鑑於現時本港可讓孩童借玩具回家的服務不多,該中心今年首次推行玩具圖書館計劃,以來自綜援及低收入家庭的3歲至6歲幼童為服務對象,期望能透過親子遊樂場工作坊及玩具借還服務,讓貧家孩童得到公平發展的機會。
5歲的東東與44歲母親阿燕是參加者之一,東東一家三口每月僅靠父親賺取約7,000元維持生計,父母只於他生日或有良好表現時,買玩具作為禮物或鼓勵。阿燕坦言,以往買玩具均以經濟為優先考慮,平常也忙於家務,甚少陪東東玩耍。原先阿燕只希望透過計劃,讓東東能有更多元化的玩具玩耍,但完成親子遊樂場工作坊後,她感到獲益良多。
她笑言:「以前我唔太明東東諗乜,佢經常發脾氣,我見到又會跟住,關係越嚟越差。但係參加計劃後,我嘗試每日陪佢玩,同喺過程中認同佢嘅能力,例如砌完模型,就讚佢砌得好似,佢就會好開心。家佢聽話好多,仲會成日攬住我話媽咪我愛你,聽到真係心都甜埋。」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歡迎參加親子遊樂場
「同伴童成長玩具圖書館計劃」於今年6月展開,每月舉辦親子遊樂場,至今已舉辦3次,共25個來自大圍區內的家庭參與。完成工作坊後獲發借用玩具證,每周六可向設於中心內的玩具圖書館借還玩具。玩具圖書館已於7月10日起投入服務,由參與計劃的家長擔任玩具大使,負責借還玩具手續及輪流清潔玩具。
中心購置玩具以玩法簡單易明、適合多元化發展及耐用安全為原則,例如有助訓練小肌肉的Lego和小小工程師,培育社交經驗與互動的煮飯仔、叠叠樂等。
中心將於明年2月舉辦嘉年華,由參加計劃的家庭擔任義工,以分享及攤位試玩方式,將玩具圖書館的理念推廣至社區。有興趣參與的家庭,可致電26949322向該中心社工吳姑娘查詢。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