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拉丁美洲,不少投資者會將它們的經濟與農產品、銅礦等商品出口畫上等號。但只要細心閱讀區內的各項經濟指標,不難發現拉美地區已悄悄地由出口為主,逐步轉移至以內需為主導的發展模式,令經濟增長更為穩定。
美國人口普查局資料顯示,拉美總人口為5.6億人,相當於全球8.6%。論數量,雖不及中國及印度兩大新興市場;但以年齡分佈而言,拉美卻是年輕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30歲以下人口佔近54%。在經濟增長帶動下,這批年輕勞動人口的收入近年有明顯改善,帶動消費市場造好。
以巴西為例,研究公司Ipsos的數據指出,去年平均家庭收入升至歷史新高,達每月1285雷亞爾(約725美元);而當地居民用作投資及儲蓄的金額,亦由08年220雷亞爾增加至535雷亞爾。受過去兩年環球金融危機影響,巴西的利率亦在60年內首次一度降至單位數字。我們相信,較低的借貸成本將吸引更多居民置業,並促進企業的信貸活動,為經濟帶來出口以外的增長動力。
在上世紀80及90年代,不少拉丁美洲國家曾出現主權債券危機或「超通脹」(Superinflation)等情況。然而,隨着各國政府管理財政的能力逐步改善,有關風險已大大降低。巴西、墨西哥及智利等國的外滙儲備及投資評級,在過去10年皆大幅提高,通脹亦普遍受到控制。這些經濟基本因素的變化,增加了投資者對拉美的信心,當地債券與美國國債之間的息差,由02年時最高逾1300點子,收窄至目前約400點子。
預測市盈率吸引
因此,我們認為拉美國家經濟已脫離過往「大上大落」的模式,逐漸在內需帶動下,趨向穩定及可持續增長。此外,當地股票市場的估值及盈利增長前景,亦有相當吸引力,美林的資料顯示,截至8月初,拉美股市今年及明年的預測市盈率,分別為13.9倍和11.6倍,低於環球股市的14.1倍和12倍;盈利增長方面,拉美地區的企業在今明兩年為28%及19%,與亞洲新興市場的31%及15%平分秋色。鑑於以上因素,我們相信拉美股市的潛力實在不容忽視。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