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變雅室 滿屋藏木櫃

蝸居變雅室 滿屋藏木櫃

戶主早年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以數十萬元的低廉代價,購入自住多年的公屋單位,「租人樓住無謂搞裝修,自己層樓自然唔同講法。」一住經年的舊居,滿室雜物,亂七八糟,設計師來一招「滿屋藏櫃」,簡約柔和,四平八穩。

舊屋翻新可以說是最容易亦是最困難的工作,因為樓住舊了,重新裝潢一定帶來新鮮感,不過,昔日記憶和生活習慣的配合,亦十分考功夫。

《變身前》
客廳變身前,櫃多但不整齊。

購自內地的燈飾,價廉物美。

大櫃內藏雜物櫃

這個約500方呎的3人家庭,大廳佈置雜亂無章,餐枱連書櫃、窗戶前拉繩掛衣、吊櫃底放電腦枱、廚房外置大衣櫃等。
面對這類典型蝸居格局,設計師「以櫃制櫃」,將散亂而細碎的貯物空間統一集中起來,令奔放回歸整齊。
客廳旁一列通頂大櫃,內藏衣櫃及雜物櫃,櫃門以色調柔和的楓木製作,配上長條灰鏡裝飾,增添一份時尚感。遙遙相對的是飯廳一對楓木貯物櫃,流露平衡感。
由於原則浴室外牆身呈斜角,以三角頂通櫃修飾,兩邊上下盡是抽屜大櫃,而飯廳旁大櫃以分體設計,保留空間感,吊櫃配灰玻璃門,半腰櫃作飾櫃及鞋櫃用途。

浴室外斜角牆身以通頂三角櫃修正。

巧妙用吊櫃地櫃

大廳總共有3個吊櫃,除飯廳的1個,其餘兩個都有一些設計上的深層考慮在內。例如梳化旁小型電腦枱上方的吊櫃,以薄身設計,底部藏燈滲光,並刻意設計成不到頂,用意是保留空間感。這個設計既能維持戶主坐在電腦枱前伸手可以取物的習慣,亦可以解決原有厚重吊櫃壓頂有礙觀瞻問題。
另外,大門上方整列牆身都有突兀的天花陣位,戶主原先以大型組合櫃連櫃頂貯物膠箱遮掩,壓迫感更大。
新居換上薄屏電視,順理成章轉用輕巧地櫃,上方陣位則以灰鏡門吊櫃修正,視覺上整齊一點,而大門至飯廳的天花陣位則沒有刻意修飾,為免出現矯揉造作的反效果,保留一點唞氣空間。
全屋鋪上大塊深灰地磚,有效延伸空間感,同時深沉色調可與淺色大櫃和白色牆身產生對比,將空間層次立體化,觀感上亦不離簡約舒適的大前提,「似番個屋企,唔係示範單位」。
記者:伍志輝
攝影:黃耀興

廚廁
廚房改細不設門

原則廚房頗大,將門位接近3呎的空間裁走,用以加建一組黏貼於飯廳分體櫃後方的巨型雜物櫃,而浴室旁的喉渠位外則以一組薄身飾櫃修正,美觀實用功能兼備。改細了的廚房不設門,門框鋪黑鋼,營造型格味。廚房以淺色為主,白橡木廚櫃配微晶白石英石枱面,牆身則鋪淺啡色瓷磚,輕度的色調深淺變奏,一改先前白得來土氣的觀感。

淺色為主的廚房,輕度的色澤變奏,帶來視覺層次。

浴室有斜角,佈局變化不大,惟有在用色與配搭上花心思。

閃銀細磚點綴浴室

浴室先天斜角間隔不變,三件頭潔具位置「梗局」,惟有在色調配搭上花工夫,淺啡色帶點中性觀感,配搭深灰色地磚,化學作用是柔和感。而為免過份中性顯得無性格,沐浴間牆身鑲以閃銀細格磚。
另外,浴室選用炭黑色鋁質摺門,既可與黑鋼門框及灰色地板融和,亦保留出入細小浴室的彈性。

睡房
睡房地台貯物多

兩房一大一小,分別是父母及兒子私人空間,原本是「用得到的空間都塞滿傢俬」。面對大量貯物要求,父母房以地台填滿,貯物空間幾何級數提升。地台木板掃上薰衣草色,配襯粉紫色牆漆,流露溫馨感覺,誰說老夫老妻不再浪漫。

父母房以大地台貯物,色調溫馨。

《變身前》
兒子房變身前一片凌亂。

兒子房時尚穩重

兒子早已長大成人可以養家,睡房配搭盡顯成熟型格味,平面方角的設計,主色是白,副以胡桃木紋櫃邊、灰玻璃吊櫃門、黑玻璃書枱面、灰鏡抽屜面等,完全合乎青年才俊的時尚穩重口味。

兒子房主打白色,流露穩重感。

裝修清單

油漆 2.5萬元
水電 3.0萬元
木工 3.0萬元
泥水 6.0萬元
傢俬 6.5萬元
合計:21.0萬元

註:以上各項以連工包料計

設計單位檔案

物業:青衣邨
面積:約500方呎
家庭人數:3人
設計師:BillWu(圖)

─設計及裝修─
LoftDesign(82002108)
歡迎讀者提供單位拍攝及介紹,請將資料傳真23703886或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