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鄧建初、曾永堅、彭偉新、連敬涵及蘇顯邦均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瑞年國際(2010)上半年業績勝預期,主要受高毛利產品帶動。而內地居民對保健意識提高,對集團產品提供持續增長動力。集團現價值為2010年及2011年的市盈率分別為16.4倍及13.2倍,預期2010年至2012年盈利年複合增長率為24%,12個月目標價可達8.20元。可在6元買入,上望近期出現的上升走勢頂部6.70元,5.70元先行止蝕。
大昌行集團(1828)主要分汽車代理及售後維修服務、食品及物流業務,當中汽車代理與相關業務及食品業務,分別佔今年6月底的營收75.5%及23.3%,亦開始進軍台灣;汽車及汽車相關業務於今年上半年營收及除稅後分部淨利分別同比增64.9%及95%,料受惠中國汽車銷售不俗的中長線前景,此一業務銷售增長將持續。建議6.40元購入,目標價9元。
中國海澱(256)旗下擁有「羅西尼」及「依波」兩款國產著名鐘錶品牌,佔國產鐘表市場近一半份額,毛利率超過60%。另珠海新廠房料明年底竣工,目標每年銷量能按年升三成,未來集團亦會併購國際及內地鐘錶品牌、瑞士鐘錶機芯廠等。公司持有現金及銀行結存2.57億元,足以應付收購所需資金。可於1元買入,目標1.20元,於0.90元止蝕。
浙江滬杭甬(576)中期營業額為31.30億元人民幣,升13.1%,盈利8.56億元人民幣,升10.8%。同時滬杭高速上海段重開,收費道路平均銷售價格自4月中以來上升2%,及浙江省汽車流量增加,助集團2010年至12年營業額及盈利分別增6%及9.4%,故維持買入。一年目標8.66元,中短線可6.80元買入,目標7.30元,破6.50元止蝕。
內地多隻內房股近期走勢開始轉強,但現階段穩健程度不及最近向母公司收購大型房地產業務之上海實業(363),上實之大股東為上海市政府,實力雄厚,加上集團旗下業務多元化,可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中期營業額上升1.5倍至66.64億元,溢利大幅增加2.2倍至44.37億元,預期全年業績仍有可觀增長。建議38.70元附近吸納,目標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