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友問:一直只聽慣「山泥傾瀉」,什麼叫「泥石流」?
這個網友一定非常年輕了,沒見過香港過去並不罕見的十號風球,輪船吹上岸,可能也沒聽過1972年香港三日豪雨,6月18日傍晚港島半山區旭龢大廈整座倒塌,67人死亡。同日中午九龍觀塘秀茂坪數噸山泥迅速掩蓋了「雞寮安置區」70多間木屋,活埋71人。(其實中午慘劇,已經震撼,晚上再來洋房與大廈整座倒塌,當日驚懼,可以想見。)
香港政府出動消防局、民安隊、醫療輔助隊,甚至香港英軍、香港童軍參與救援。6月24日無綫電視首次發起籌款賑災,白雪仙任劍輝素服素顏選唱一段「李後主」,是她們最後一次公開演出。
香港政府今日為什麼要花巨款去設計通識教育呢?多看新聞,重溫舊聞,不就可以透過師生討論,輕鬆認識天文地理,天災人禍,戰爭慘劇嗎?
近月地球四處暴雨洪水,甚至著名風景區「九寨溝」都有「泥石流」。只須定時看看螢幕,就會明白「泥石流」是更大規模的「山泥傾瀉」,裏面夾雜着大石,會像河流一樣快速蜿蜒百里,屋毀人亡。
泥石流香港少見。但香港「習慣」山泥傾瀉。近月半山區大雨,山泥衝入黃仁龍官邸停車場,部份學校可能有討論?可能有重溫1972年香港618雨災?再重溫去年台灣88南部特大雨災?今年大陸88舟曲特大洪水?還有現時巴基斯坦三分二國家大澇?而且頻密地震?沒地震水災的地方就連環炸彈?互相殘殺?
旭龢大廈倖存者列顯倫法官仍然健在,快去訪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