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概覽》抽起收生資料

《小學概覽》抽起收生資料

【本報訊】新一輯官方選校指南《小學概覽》昨出版,過往版本都有詳列各校每級就讀人數,但這項資料今年突然被教育局扣起,令概覽失去客觀參考資料。有教育團體指此舉可減低對不受歡迎小學的標籤效應,卻剝奪家長的知情權。
明年入學的小一自行派位將於本月24至30日接受報名,家長可為適齡子女報讀任何一所官立或津貼小學;報讀直資和私立小學則不受限制。
由教育局轄下的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出版的新一輯《小學概覽》,是根據各校今年四月時情況編定。過往概覽均列出四月時各校的每級班數和各級人數,以及新學年預計各級班數,但新一輯不再有各級人數,55所只有一班小一的學校避過標籤效應。
小一取錄不足16人可能被殺校,但有達標小學仍流失部份被派到的學生,以致概覽都顯示小一就讀人數只有三數人,這項資料被公開不止令學校受到標籤,也令教育局尷尬。
教育局發言人昨表示,學校於九月取錄的人數會作適時更新,故家校會建議取消收生的相關資料。

家長知情權被剝奪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勇邦表示,該項資料對不受歡迎小學造成標籤,但議會事前也不知教育局會刪除這資料。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教育局故意將資訊模糊,減低對邊緣小學的標籤,但剝奪了家長的知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