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交通意外可以有保險減少經濟上的損失,但不可以減少肉身上的損失。當要保險索償時,當事人其實已有一些經濟上、肉身上或心靈上的損失。
小心駕駛免保險索償
最近國內外都有空難,而大家亦常聽人說坐飛機比坐車安全,以傷亡數字計是有其道理,因為飛機涉及嚴謹的維修,而且機師的要求亦較車輛司機高很多,此點亦反映於薪酬中。我們不會因為取得保險賠償而沾沾自喜,反而會因為有保險,但不想取用而更小心。
翻閱運輸署交通意外資料,加上領牌車輛數目,可計算出交通意外比率。09年意外比率,由高至低依次為專利巴士(33.1%)、小巴(25.5%)及的士(21.1%)。那是否這三種車輛最不安全﹖這又不是,因意外有輕重之分。運輸署有關於按傷勢情況及車輛類別劃分的車輛駕駛者傷亡數字,死亡率(以每千名涉及意外的司機計)最高的三種為電單車、單車及其他機動車輛,若不計後兩者,第二及第三名為輕型貨車及中型貨車。
若只計算重傷及死亡,比率最高的幾類是電單車、輕型貨車及中型貨車、的士、私家車及小巴。可以理解為如果有意外,電單車司機的重傷及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輕型貨車及中型貨車、的士、私家車及小巴。
乘客數字又如何﹖運輸署有關於按座位位置、選定車輛類別及傷勢情況劃分的乘客傷亡數字,原來交通意外中,後座乘客死亡重傷率比前座高,而最高的三類為巴士、的士及小巴。
有了此等數字,你對高危的車輛有多些了解。無論你是司機,抑或乘客,小心駛得萬年船﹗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