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製造業齊報喜內地經濟回穩

中美製造業齊報喜
內地經濟回穩

【本報訊】中國8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結束3個月跌勢,微漲至51.7,滙豐PMI亦結束4個月跌勢,重回景氣區間達51.9,亦為3個月高位。分析指PMI回升主要是季節因素,不能確定經濟好轉。 記者:尹燕麗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表示,8月PMI回升有季節性因素,歷史上一般8月都會反彈,故不應過份解讀經濟已經好轉。不過,經濟按月增速的確是在趨穩,總體來看,已從前段時間的明顯放緩轉為平穩增長。預計第三季度GDP增長按季折年率達8%,按年9.1%;第四季度有所加速,分別為10.4%及9.1%,全年達到10%。

中金:二次探底機會微

數據顯示,8月PMI比7月小幅微升0.5個百分點,而過去5年的平均升幅為0.7個百分點。中金報告強調,未來幾個月周邊風險加大的負面影響還未在8月PMI中反映出來,把單月反彈作為經濟放緩已經結束的證據還為時過早。PMI走勢顯示內需沒有出現明顯轉向,經濟仍處尋底階段,但不大可能出現「二次探底」。
從分項指數看,8月新定單和生產指數均弱於過去5年均值54.2及55.1,顯示內需增長動力不足。美銀美林全球研究經濟師陸挺指出,下半年中央將「寬財政、緊貨幣」,大力推動保障房建設以彌補樓市調控下的需求不足,相信保障房投資可對今年GDP增長貢獻1.5個百分點。

財政政策挺經濟穩增

中金也認為,周邊經濟惡化、通脹壓力上升,相信政策靈活性將增強,即財政政策放鬆,貨幣政策不變,結構性改革加強,以積極的財政政策實現經濟軟着陸。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亦稱,超過10萬個在建的基建項目、加速中的保障房建設、以及諸多區域發展計劃,將令增長更為平衡。
分項指數中,升幅最大的是購進價格指數,8月結束3個月來跌勢,大幅上漲10.1個百分點,上游通脹壓力急劇加大。
不過,王慶指出,這是由於之前下降太多,平均來看,購進價格仍屬穩定,故這只是單月現象,不過下半年通脹的不確定性的確在增加。陸挺也表示,下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會衝高至4%,然後回落至3%,通脹風險存在,但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