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港消費股熱炒,但整體市況維持好淡拉鋸。恒指昨收報20623點,升87點(0.43%),全日高低波幅只有120點,成交略減至565億元。業界預期9月大市難見突破誘因,同樣炒股不炒市,不過近日喪升的零售股,部分已預支明年增長,加上累積升幅動輒一倍,後市有機會借勢回吐。
內需股搶鏡蒙牛漲8%
美國8月ISM指數回升,刺激美股昨晚中段飆200餘點,本港時間昨晚11時半,滙控(005)及中移動(941)在美國預託證券(ADR)折算78.21元及80.64元,較港收市高1.76元及1.44元。
昨日合共42隻股份創一年新高,本地零售股佔7隻,中國百貨及內需股則有6隻。最誇張是連業績遜預期的蒙牛(2319)及澳優(1717)亦齊抽高近8%,零售龍頭股華創(291)彈3.9%,為升幅最大藍籌。
一名美資基金經理指出,部分本地零售股如I.T.(999)及佐丹奴(709),預測市盈率已升至17、18倍水平,較過去十年平均PE起碼高一個標準差,礙於租金成本等開支今年大幅攀升,盈利難以保持高速增長,現價高追值博率不高。
中移、地產股沽空勁
重磅藍籌股乏善足陳,中移動在策略股東沽貨陰霾下成為沽空王,全日沽空達4.42億元,沽空比率連續兩日超過23%以上。賣地後二手交投買賣兩閒,外資大行普遍預計樓市仍處整固期,長實(001)、新地(016)沽空佔成交增至14%,恒隆(101)及美聯(1200)沽空比率更高見28%及18%。
反映內地製造業景氣的採購經理指數(PMI)連跌三個月後回升,A股一度反彈近1%,惟中銀監重申嚴格執行宏調政策,而《人民日報》指房價合理回落是大勢所趨,加大市場對調控政策憂慮,午後滬深股市急轉直下,滬綜指收2622點,跌0.6%;深成指11318點,跌0.18%,兩市成交增至2790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