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股市表現異常沉悶,但個別股票卻完全兩回事,零售股與消費股固然熱炒,就連早排遭到沽售的高Beta股亦見買盤掃貨,頗有點搵股來買的感覺。以昨日公佈業績後喪升的安莉芳(1388)為例,業績好固然有利推高股價,但此股成交一向疏落,過去3個月平均每日只得30多40萬股成交,但昨日竟激增至6.8球。股民見女裝內衣股炒起,連做出口生意的黛麗斯(333)都炒埋一份。
又例如金價升,零售股又好,六福(590)與周生生(116)過去一年大升特升,大幅落後而且成交極細的景福(280)昨日都可以炒上,激升21%,成交股數59球,多年以來幾乎未見過咁大!冷門股忽然抬頭,成交激增,最難理解之處是貨源從何而來,除非有重大利好因素在前,否則這類冷門股要提防一旦成交突減時如何撤退。
理論上當市場資金不理好醜胡亂掃貨,應是市場資金氾濫的現象,從近兩日外幣狂升,金價、銅價反覆上衝等現象來看,市場應該在賭美國將有第二輪措施救經濟,包括繼續印銀紙。美國印銀紙,並非今時今日的事,但今年以來市場所見,資金除了買外幣收息,買樓收租之外,買股票反而是較不受歡迎的投資選擇,從近期業績不難發現,經濟劣境之下公司業績的透明度其實甚低。
半年蝕去兩年盈利
藍籌股之一的富士康(2038)日前公佈的業績,是最佳寫照。該公司半年虧損1.4億美元,即接近11億港元,金額與過去兩個年度總盈利相若,即今年上半年已蝕去過去兩年所賺,在沒有特殊項目虧損之下虧損情況相當嚴重。富士康當前幾座大山仍是勞工成本趨升、毛利受壓以及主要客戶定單萎縮,前景難言好轉,而下一個惡性拋售誘因,很可能是市值大跌之後被剔出恒指成份股。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