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香港小子台灣校園推動六四活動

八方人物:香港小子台灣校園推動六四活動

上一次訪問黃俊傑Seaman,是09年7月1日,7.1生日的Seaman與網友到銅鑼灣時代廣場絕食71小時。事隔一年多,Seaman甫見記者,即問︰「我係咪肥咗?FM101班朋友話我『麻甩』咗。」記者回答說︰「不,是健碩了,也成熟了。」
這一份成熟感,不應在一個19歲的年輕人身上找到。過去一年,Seaman經歷甚多。去年在港讀畢中六後,Seaman就到台灣大學升學,入讀哲學系,他說讀哲學可以令思路更清晰,「但慢慢覺得古時中國咁強大,點解近代中國人嘅命運會咁坎坷?點解我哋國家咁多災多難?究竟發生咗咩事?」於是轉投歷史系,「我希望可以借古鑑今,為國家出一分力」。
坐言起行,今年六四事件21周年,Seaman與幾個來自港、澳、台的同學「每人夾幾百蚊」,在校園籌辦悼念會,又舉辦六四工作坊、展覽及討論會,「引用當年學生絕食書所講,『我們不幹,誰幹?』相比之下,我哋真係小巫見大巫」。

感謝王丹義助

Seaman就辦得成悼念六四活動,要感謝王丹,因為他5月底才決定要舉辦活動,時間緊迫,幸好年初在飯敍時認識了學運領袖王丹,故王丹知道他有意舉辦悼念活動即義助,介紹學者做演講及討論嘉賓,包括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徐斯儉,及《信報》前編輯、專欄作家林保華。
由籌備到舉行活動僅兩星期,Seaman說日日東奔西跑,被迫「走堂」。由於沒有經驗,不懂得宣傳,只透過facebook邀請同學出席,「話attend嘅有200人,不過當日下晝開始落大雨,我哋改咗地點,最後只有60幾人嚟」。
冒雨到場的有前學運領袖王超華、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金觀濤、師大學生,也有內地遊客。Seaman憶述當日討論會上,王超華一度激動落淚,在場人士無不感動,「王丹話係近幾年嚟喺台灣最成功嘅悼念集會」。
Seaman已開始籌備明年的六四悼念活動,內地學生明年有望赴台讀書,Seaman說希望他們會參加,最好香港學生也來,他的想法十分理想,「香港人對台灣嘅印象只係明星、西門町,我希望藉活動,促進兩岸四地交流對六四嘅睇法」。
記者 袁慧妍

去年7.1前與數名網友在銅鑼灣絕食。

在台灣舉行六四燭光集會,被王丹形容是近年最成功一次。
受訪者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