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塘地皮拍賣,成交價大幅高於市場預期,但地產股表現卻明顯跑輸大市,地產分類指數下跌72點,與恒指的表現背馳。原因何在?
這只是再一次證明,機構性投資者是理性的,不會隨便地以賣地成交價作為評估地產股的標準,此論點筆者在過往是一直堅持。賣地價只反映投地者的意願,他可以估計錯誤,亦有可能有其策略上的目的,作為獨立思考,有分析力的分析員,絕不應用別人的看法作為自己看好或看淡的理據。昨日整體地產股股價表現,就正正反映資金正在大手沽貨。
大市仍是窄幅波動,缺乏明確方向,相信大戶仍在儲倉,順便趕走散戶的淡倉。從期權的倉底數據分析,21000認購期權繼續重倉,19000認沽的倉底則減少至6000多張,相信大市向下的機會較大。
至於宏觀的資金流向方面,英鎊及油價顯著回落,雖然歐元仍然撐得住,但這情況跟筆者在5月底摸底之時一樣,英鎊及油價先行,接着才到股市及歐元。而日圓之強勢,在多次測試日本央行的底線後,似要爆升,只要美元兌日圓確認跌穿84,股市便隨時急插。
不斷溝貨屬不智
9月份期指的轉倉水平約在20550(以期指計),只要下破20200,便可確認由淡倉主導,下望起碼19500。過去數天,筆者建議的策略以逢高做淡為主,現已建立初步的淡倉。但慎防8月初被挾的歷史重演,現時只會半力入市,並將止蝕位定於21000。
一些過往令散戶想都不用想,逢低都買的好股,股價低處未算低。奉勸大家一句,這絕對是不尋常的現象,當資金要洗倉之時,不斷溝貨就等如螳臂擋車,實屬不智。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