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醫生叫我開刀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醫生叫我開刀 - 李兆波

朋友在身體檢查後,發現小毛病,醫生建議立即開刀,她甚為驚慌。雖然是微創手術,也要全身麻醉,加上手頭現金流緊絀,十分苦惱。
我不是醫生,但知道不同專家有不同意見,因此建議再找醫生看一看手術的逼切性及收費如何。
我建議她到香港醫生網( http://www.hkdoctors.org)找全港有關此科的專科醫生,選一位資歷比現在這位更深的,看結果如何,反正花費有限,可以換個平安。
「若另一位醫生說不用做手術,那又如何?」我建議可找多一位,或是分析那位醫生的診斷較合理,而當中所涉及的邏輯是大家應否盲目相信權威。

盲從權威甚危險

當有急症時,病人沒有決定的權利,生命是在拯救的醫生手裏。但平日要做手術,一方面醫生是醫治,另一方面醫生是收費的。
大家也聽過有些手術其實是不必要的,當中有可能涉及利益衝突,而且若手術涉及全身麻醉,有風險存在,可免則免。朋友想當機立斷,但最後仍是找多一位醫生聽一聽其意見,看有否另類治療,時間是多了,診金也多了一些,但換來是安心及可能少做一次手術,是值得的。
盲目相信權威而不加思考甚為危險,引來不少損失,看了專家建議便沽貨或是買貨是例子之一。
他有此建議一定是在某時間及某些條件下才有效,當自己的條件不符合,建議便無效了。因此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買股票、物業、黃金或外滙,當中涉及局限性,最穩妥的是看一看有沒有利益衝突,越多利益衝突可信性便越低。
醫生叫開刀便開,等如銷售人員說某某產品是保本便保本,而每事問一定令你的了解更多。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