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摑警案輕判令市民對法治信心跌至六年新低,今起退休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昨表示,明白市民因為「某些事件」關注法治問題,又就不符法援資格的市民可能面對訟訴困難,提出四招解決方法予當局和法律界考慮。
現年61歲的李國能,昨下午6時步出終院正門,統領香港司法機構的責任,今起交予繼任的原高等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李國能昨說:「再一次多謝社會畀機會我喺維護法治方面為市民服務,呢13年我盡我所能履行職責,退休我問心無憾。」他表示對馬道立充滿信心,「馬官佢一定會全力以赴,履行職責」。
中港兩地大學任教
在李國能任內人大三度釋法,分別是99年居港權問題、04年普選程序和05年特首任期,每次均引起爭議,近期摑警案輕判更令全港譁然,民調顯示市民對法治指標評分創04年以來新低。李國能昨被問及市民對法治信心下跌時說:「我好明白市民因為某些事件有啲關注。」但他沒有說明「某些事件」是否摑警案。
不符法援資格的中產,面對昂貴訟費,可能不能在法院討回公道,李國能昨直言對此問題放心不下,「呢個係香港司法制度面臨嘅最大挑戰,我講過好多次,冇一支魔術棒可以解決呢個問題。」他認為可從四方面協助這些夾心階層:在公共資源容許下,增加法律援助;鼓勵法律界加強義務服務;適當協助沒有律師代表的訴訟人;鼓勵當事人使用調解服務,「因為可令到各方面雙贏,少花啲時間、少啲壓力、少啲金錢」。
李國能稱退休後會做法律教育工作,在港大、中大、城大和北京清華大學任教,又表示難捨終院和各級法院同事。約20名終院工作人員昨齊集正門揮手送別李國能,他則站在最後一次乘坐的專用「CJ」車牌座駕前向眾人道別,然後上車回家與太太晚飯,由今天起「過番一個普通市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