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生向來有休學年浪迹天涯見識世界體驗生活,現在隨着經濟轉差,他們休學都開始變得實際。眼見東方紅,他們大多希望前往中國實習。為了成功爭得機會,他們必先克服兩國文化差異,學習中國商界禮儀,其中一項是要學懂如何「給面子」。給面子,原來是外國人學懂的中國文化。
在北京一間酒店的宴會廳,80名外國學生在倫敦招聘顧問公司CRCCAsia安排下,在實習前聽講座學習中國職場文化。
「北京交通差?」忌和應
「如果有中國同事問你『北京交通可怕嗎?』,你應該怎樣回答?」跨文化關係專家比蒙特(LouiseBeamont)問學生。在場學生啞口無言,她就說出答案:「我們不會答說:『是啊,嚇壞人,無論去哪裏都很花時間,真不知你們怎能忍受。』這是差勁的回應。比較好的回應是:『是呀,有點擠塞,但你應看看倫敦的交通,情況差不多。』」這是中國社交禮儀中「給面子」的第一課。
但要掌握中國人雙重思想的竅門,學生還需要時間。比蒙特說:「一個中國人在你面前批評中國,不是真正批評中國,而是給你的國家『面子』,你必須禮尚往來。」
其間,一名英國畢業生力求在首次見面予人好印象,積極發表意見。比蒙特即時巧妙地提醒他,這不是中國職場初級職員會做的事。中國辦公室的等級制度比西方的嚴謹,重視論資排輩多於能力,置集體忠誠高於個人野心。她又強調,想在中國商場取得成功,必須一步一步,建立人脈關係。
想到中國實習、出席這樣的講座窺探中國商場文化,費用不菲,每個學生盛惠1,800英鎊(21,590港元),但需求仍然有增無減。三年前創立CRCC,去年安排了200名外國學生到中國律師行、金融機構和推銷公司,今年會增至逾500人。
在大學修讀商業和金融的22歲英國大學生卡特說:「我希望到中國的原因很明顯,中國是唯一能避過經濟危機、仍能急速發展的國家。他們對上海金融業有鴻圖大計,我希望成為其中一分子。」
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