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名會被官方截止,一個半小時中我盡量達到讀者的要求,還有很多人照顧不到,不是我的錯了。
楊惠姍趕到會場滙合,一齊去吃飯,向我說:「你真受歡迎。」
「老了才出名,好過年輕時出名。」我開玩笑地回答。其實比起其他作家,我算什麼?只是遊戲而已。
到離開廣州市半小時車程的番禺,那裏有一家我喜歡的餐廳,叫「滋粥樓」。地方好大,有三層,大堂擠滿客人,二三樓包廳,也無虛座。
本來主打無米粥,把洗養得乾淨的白蛤放入粥水中當湯底,蛤肉可食,湯鮮,再以此灼熟各類河鮮。但今晚要弄些小吃給惠姍懷舊,不叫了。
先上的是馬崗酥脆雞仔餅,裏面有南乳和臘肉,對味了。惠姍吃完還打包回去,結果老板一人送一包,惠姍助手小宇一回酒店,即刻掃光,翌日我把我那包送了給她當手信。隔水蒸新造番禺芋頭當然美味,接着來的紫色番薯顏色誘人,但不及黃番薯甜。
由雲南運來的黑松露,果然有法國和意大利的香味。人家剃幾片,這裏用來和松茸一起滾水雉湯,水雉是種長在湖邊的雞,很罕見,熬出的湯,甜得要命。
蒸魚上,叫金邊龍脷,乍聽以為來自柬埔寨,原來是長在鹹淡水交界的,魚邊有兩道金色的花紋,故稱之。黃眉頭是小黃魚,也是海與河之間的產品。野生。很有魚味,豆豉蒸之。
銅盤蒸冬蟲草雞,是否蟲草,不去研究,但看這個又大又厚的銅盤,在三四分鐘內就能聚熱蒸熟,什麼雞都好吃。
甜品的黃帝蕉惠姍初嚐,大讚。最後上的是倫教白糖糕,主人說其他菜都是自製,只有這一道從倫教外賣,因為無法做得更好。其實,有自信的店,才會用外賣宴客。
【廣州之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