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場放大鏡:奶品股唔使點睇 - 歐陽風

股場放大鏡:奶品股唔使點睇 - 歐陽風

國內保險業不易為,近日輪到奶類股公佈業績,原來這個行業也不易做出好成績。蒙牛乳業(2319)日前公佈中期業績,純利6.19億元人民幣(下同),倒退6.51%,每股盈利0.356元,在收入及毛利均上升約兩成情況下,純利反而出現倒退,而且經營業務現金流入亦見減少,昨日下午隨即遭到拋售,是合理反應。

開支大增業績差

業績轉差,細看其中一個原因是銷售及經銷費用大增34%,由19億元增至26億元,這7億元多出的開支,正路估計應是「毒奶」事件後要增加宣傳開支,但原來期內廣告及宣傳費用佔收入比例反而由8.7%減至8.1%,以上開支大升原來是涉及運輸、租賃及其他經銷費用等上升所致。
如不是以上費用大增,期內純利應是持平,據業績報告指已透過其他經營項目中減省成本,即是說可能有些支出是難以減省,屬行業性問題不易解決。
假如這個假設成立,蒙牛預測PE高達30倍,如此高估值盈利沒有增長反而倒退,的確難搞。
早於蒙牛公佈業績的澳優(1717)情況更差,其半年收入及股東應佔盈利均倒退約8%,表面上與蒙牛差不多,但計及新股攤薄效應,每股盈利實際倒退3成,預測PE約31倍,但論品牌與規模卻與蒙牛差一大截,難怪股價越跌越有,由8月中高位4.96元計,至今已累跌28%,跌幅與近期暴跌股之一宏利(945)有得揮。
當行業前景轉淡,以上股份基本上已經唔使點睇,即使唔沽空亦切不可多手博反彈,反而一些零售股即使長升長有,亦不應心急估頂,例如I.T(999)股價雖升了不少,但市場某些投資者似乎未被其強勁升幅嚇怕,照樣入市掃貨。睇行業揀股,同埋揀中有潛力的行業,其實一樣重要。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