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跨境學童人數近年急升,今年將增加近千,共約9,000人,但紓緩本地入學人口不足的同時,也加劇過境口岸負擔,各新界區學校雖已做好各種準備,但仍期望教育局盡快作出新配套,包括再增加部份口岸車輛配額、增設跨境學童專用櫃等,應付不斷上升的人流。
根據資料,各口岸今年的跨境學童人數均有所上升,如深圳文錦渡口岸預計新學年每天將有近400名學童過關。經深港西部通道到屯門及天水圍學校的學童亦有逾900名。雖然局方於新學年落實多項新措施,例如增加落馬洲交滙處跨境車輛許可架次及增加特別配額直通巴士牌,但不少學校如鳳溪創新學校,仍然對配額需求甚殷,副校長劉先生指,今年申請3架車輛許可證卻只獲批兩架,結果要以轉乘或提早時間出發解決問題。
單親婦靠子女綜援
另外,一班中港婚姻單親媽媽昨日遊行至禮賓府,指由於丈夫去世或離婚,但子女已獲批來港,結果只能長年持探親證來港,並依賴子女綜援過活,估計現時有近5,000家庭因此受影響。他們要求政府向中方爭取每日預留名額,讓單親媽媽來港定居照顧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