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回看8月,恒指先承接7月的反彈浪,衝上21805的3個月高位,但其後受到周邊因素影響(包括美國經濟數據欠佳,觸發市場對雙底衰退的疑慮,以及美國國債和日圓的強勢),加上主要重磅藍籌股所公佈的業績只是合乎預期,沒有驚喜,導致港股從高位回吐,幸而在20500附近守穩。
基於港股依然未能擺脫上落市的格局,現階段需要一個較靈活的投資策略,不能只是買入然後持有。此外,由於大價股只有波幅,沒有升幅,基金亦被迫加碼投資於一些績優的中型股,例如百麗國際(1880)、銀泰百貨(1833)、六福集團(590)及佐丹奴國際(709)等,他們的股價明顯跑贏大市。
這些股票的其中一個共同點,便是符合內需的主題,長遠來說,這些內需股前景依然亮麗,而估值也相對便宜,有機會繼續為投資者帶來合理的回報。
亞洲面臨通脹壓力
最近,多個西方國家的通脹及經濟增長數據,都較市場預期為差,引起投資者對通縮的擔憂。不過,置身亞洲,筆者可以肯定的說,一般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沒有面對通縮的現象,反而通脹卻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以香港為例,差不多所有物價,從樓房價格、交通費,到日常超級市場的必需品等,都有加價壓力。因此,筆者並不相信全球會步入通縮的危機。
再者,如果西方真的出現通縮的話,幾乎可以肯定美國聯儲局會加強印銀紙的速度!這對亞洲的資產價格,將會有極強的刺激作用,畢竟,亞洲是現今環球經濟增長最快的體系。不過,這個先通縮然後才通脹的過程,將會對股市造成極大的震盪!
楊延德
中環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