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3311)是近期的明星股,由6月中低位至今,股價最多曾累升88%,公司中期業績甚佳,而且有「保障房」概念,股價仍有上升空間,但升幅畢竟已大,可候調整至支持位時吸納。
今年上半年,中建築營業額55.84億元,增長僅1.5%,但盈利卻大增32.4%至4.01億元,是因為毛利率提升3.2個百分點,由去年同期的8.4%升至11.6%。毛利率得以擴大,既因公司的內地業務所佔比重急增,亦與公司調整業務有關。
中建築是中國海外集團旗下一員,主要從事建築工程,亦投資基建項目,過去以本港為主要盈利來源,內地盈利貢獻比重較低。不過情況已有改變,以除息稅前利潤計,上半年內地利潤佔整體利潤多達54.6%,較去年同期的36%大增18.6個百分點。內地項目的毛利率較高,公司近年從承包業務轉型至基礎建設業務,開始見成效,內地的基建項目毛利率超過15%,遠高於本港的建築承包工程毛利率(只約為5%至8%)。
除了中績理想,中建築的另一個賣點是參與內地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層表明,內地政府大力發展保障房,公司也會加大有關投資,期望兩三年內保障房利潤可佔整體盈利比率的15%。由於保障房技術難度較低,完工期較短,每年回報率不會低於路橋等基建項目。
拓展保障房有錢途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本月中在短短9日間,兩度在公開場合要求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步伐,讓中低收入群眾住有所居。業內人士認為,這兩番講話,意味保障房已經成下半年調控的重點。事實上,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國建設各類保障房580萬套後,今年上半年全國保障房用地實際供應量同比大增133%至9472公頃,中建築拓展保障房業務可謂順應國策,不愁生意。
摩根大通早前推介中建築,認為中建築手頭定單高達350億元,相當於2.5年的收入,其增長動力料來自BT(建造-移交)項目及保障房項目。母公司會將大部份的保障房項目交給中建築,而同系的中國海外(688)則會專注於高端房產市場。
買賣策略:可候3.50元附近買入,以4.30元為目標,跌破3.20元止蝕。
邱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