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任職侍應、時薪28元的年輕人表示,每周工作6天,每天直踩10小時,「忙到廁所都去唔到」,每月收入不足7,000元,進修計劃遙遙無期,「如果有33蚊,起碼可以儲到啲錢」。
17歲的Iman小時候無心向學,中三畢業已告別校園,加入打工仔行列。他表示,現於日本餐廳任職侍應,月薪連500元「勤工」只有6,900元,平均時薪約28.8元。Iman表示,扣除家用1,500元及日常開支,每月儲蓄少之又少,兩年下來只有3,000元積蓄。
Iman知道,進修是脫離貧窮線的第一步,可惜他沒有本錢,「我想讀化妝,比較專業嘅課程大約要6萬蚊,如果(最低工資)有33蚊,起碼可以儲到啲錢」。
單親媽媽冀時薪30元
41歲的呂女士從內地來港6年,和兩歲半的兒子在80平方呎的板間房相依為命。為照顧兒子,她放棄月入逾6,000元的護理員工作,單靠兒子約3,200元的綜援金過活,「限住每日三餐使30蚊,10蚊買兩斤菜食兩、三日。」
學歷不高的呂女士曾任職外賣員和護理員,時薪約20至22元,日做12小時,月入約6,300至6,800元。她表示,要外出工作,便得花錢請人照顧兒子,令一心自力更生的她卻步。她認為最低工資起碼要30元,才能改善兩母子的生活。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