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良破天荒向股民回水承認招股書陳述不確 未必全額賠償

洪良破天荒向股民回水
承認招股書陳述不確 未必全額賠償

【本報訊】上市三個月便停牌的台資洪良國際(946),破天荒成為首家因招股資料不可靠,而向投資者回水的上市公司。洪良今年3月底,被證監會指上市時誇大賬目而遭勒令停牌,洪良昨晚發出通告表示,公司內部的審計委員會初步調查結果發現,招股書的陳述不可靠,董事會決定向投資者賠償,現時正商議最佳的賠償方案。 記者:高淑嫻

不過,洪良投資者不用開心得太早。證監會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證監對洪良的調查依然繼續,洪良在銀行的10億元資產繼續被凍結,直至證監會的調查有結果為止。換言之,洪良不能單方面訂出賠償方案,便隨便動用銀行現金來賠償予投資者。

須待證監調查結果才賠錢

而且,洪良如何賠償予投資者也值得商榷。市場人士指出,去年底成功認購洪良新股的投資者共有1.48萬人,因為名字紀錄在中籤名單當中,無論以白表還是黃表認購,都可以追蹤身份,但之後在二手市場買賣洪良股票的投資者,則需要核實身份。
此外,網上股評人DavidWebb接受查詢時表示,目前根本不清楚洪良賠償予投資者的定義,證監會於今年4月時表示,「如證監指控成立,會尋求法院作出命令,安排將洪良上市籌得的資金,歸還那些在招股時認購並仍然持有洪良新股的投資者,以及那些在洪良上市後購入股份的投資者」,Webb卻質疑洪良會否如此賠償。

Webb:恐沒足夠資金賠償

由於洪良上市時,大股東有出售舊股套現,所以證監會凍結洪良10億元資產時,實際只有8.32億元存在,證監會仍在尋找餘款的下落,公司上市集資淨額是9.97億元,因此Webb亦擔心洪良有沒有足夠資金賠償。
洪良去年12月招股上市,招股價2.15元。今年3月底,洪良被證監會指其招股書披露重大的虛假或誤導性資料,嚴重誇大財政狀況,投資者可能基於這些資料而認購洪良股份,因而勒令公司停牌,並入稟凍結其資產。
洪良股價停牌前收報2.06元,較招股價潛水4%。其後,洪良核數師畢馬威爆出有經理受賄,協助洪良上市,其後畢馬威於今年5月已經辭去核數師的職務。
停牌5個月,洪良昨晚公佈,審計委員會已向董事會報告有關證監會的指控,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公司在招股書內的陳述不可靠,由於調查結果,董事會已決定賠償公司的投資者,目前正在商議最佳的補償方案,稍後公佈。
市場人士預期,洪良最終以賠款及除牌收場。

洪良事件簿

24/12/09
洪良於主板正式掛牌

29/03/10
廉署突上門搜查公司辦公室,並向高院申請凍結公司近10億元資產

30/03/10
公司被證監會勒令停牌

08/04/10
廉署起訴洪良核數師畢馬威前高級經理梁思哲向代理人提供利益

21/04/10
公司授權審計委員會,就證監會對公司的指控作出調查

30/04/10
公司延遲公佈09年度業績,同日亦被剔出恒生綜合指數

09/05/10
畢馬威前高級經理梁思哲被加控收受30萬元利益

10/05/10
畢馬威辭任公司核數師

24/06/10
執董胡金淑辭任

02/08/10
公司公佈胡金淑辭任消息

30/08/10
公司決定向投資者作出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