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一定有整理舊相簿或相片的經驗,當看到自己童年的舊照,可曾會回心微笑,懷緬一下過去呢?與其他人一樣,癡呆症患者也喜歡討論以往熟悉的人和事,亦願意與人分享自己的事迹。其實,癡呆症治療方法大致可分為藥物和非藥物治療,以下為非藥物治療法:
1.懷緬治療法:目的是希望患者透過敍述往事,從中獲得身邊人的肯定和支持,並與年紀相若的長者分享共同經歷,互相交談。癡呆症患者的長期記憶部份較遲退化,故初中期患者大多能享受懷緬過去的討論,因為一問一答需要高度的思考及分析能力,對患者特別有效。
2.適當的運動可以進一步加強患者的心肺功能,亦可以帶動患者血液循環,加強其動力及精神狀態。
讓患者感到有可為
3.「現實導向療法」:可提高患者對日期、時間、地點與自己身邊的人之關係等資訊,多提醒及告知患者身邊發生的一切,確實可以讓患者更能處理周邊的訊息,活化腦部,增加安全感及穩定情緒。
4.環境安排:加上提示貼或讓患者參加程度相若的活動小組,能協助患者生活,讓患者找到屬於自己的地方,增強其安全感及歸屬感,進一步發揮自己的能力。同時,患者可感受到自己仍然有用處及還有可為的事,間接提升其自我形象。以下的網頁可供閣下下載合適的指示貼( http://www.jccpa.org.hk/c-download.html)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癡呆症的資訊,可致電耆智園「記憶在線」:2636-6323
撰文: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