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球場有陷阱長者跌傷

滾球場有陷阱長者跌傷

有長者使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室內草地滾球場時,踏空通道壆邊約兩吋高的矮級仆倒受傷。傷者家屬批評人造草地球場與高台通道採用相同顏色,卻沒足夠措施提醒場地使用者通道壆邊有矮級,頓成陷阱,應從速改善。

傷者李婆婆(80歲)的外孫女梁小姐稱,外婆7月初偕友人到西灣河港島東體育館三樓室內草地滾球場租場打波,場內鋪設人造草地球場,場邊設有高台通道,通道壆邊又有矮級。
當時李婆婆沿一號場通道往廁所,踏下壆邊矮級時失平衡向前趴下,左眼及右腳受傷,職員召救護車將她送院,留醫兩天。

球場與通道無色差對比

梁小姐翌日親往場地視察,發現人造草地球場與高台通道地毯均為綠色,沒有色差對比,存在危險;其外婆摔倒矮級位置雖加了黃邊提醒使用者,但通道另一邊矮級則沒有黃邊,她質疑場所安全措施欠善,易令使用者中招。
康文署回覆,上述場地由建築署負責設計,符合安全標準,啟用前由香港草地滾球總會試用,自01年啟用後未發生過同類意外,但09年因應使用者建議,在場地堤壆邊加黃色防滑膠邊及告示。該署與建築署商討後,將更換另一種通道地毯顏色,令人易於辨識。
康文署轄下有6個公眾草地滾球場,各場地設計有異,其中98年啟用的鴨脷洲體育館室內草地滾球場,人造草地球場與通道地毯以不同顏色區分。

李婆婆踏空跌倒受傷的位置有約兩吋矮級(紅箭嘴示),此處加設黃色防滑膠邊。

意外受傷應即報警求醫

香港草地滾球總會指出,草地滾球屬低風險活動,故場地的國際標準一般只針對運動其間使用的設施。
該會一直以用家角度向建築署提供意見,包括場地劃分及球道物料等,康文署和建築署則因應個別場館的整體設計而採用不同的顏色配合。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表示,一般機構都會為場地購買責任保險,因政府有足夠財力承擔賠償責任,故毋須就公眾設施或場地,額外向保險公司購買保險。如市民在政府場地或使用公眾設施時意外受傷,應即時報警,並到公立醫院求診,「市民索償時要舉證場地嘅安全措施唔足夠,或有疏忽引致意外」。
檔案編號:0719011

通道另一邊同樣有約兩吋矮級(紅箭嘴示),但沒有加設黃色防滑膠邊。

草地滾球老少咸宜

草地滾球(LawnBowls)源於7,000年前古埃及,在歐洲廣泛流傳,十九世紀傳入香港,被視為上流社會的消閒玩意,現已逐漸平民化。全港有26個草地滾球場,除6個屬政府管轄外,餘下設於私人會所或機構。
草地滾球須於平坦草地上進行,球員先向賽道中心線發出目標球,將其移至中心線上,之後雙方球員輪流發球以接近目標球,發出所有球後,以最接近目標球者為勝方。草地滾球是低衝擊性活動,重視體育精神及講究禮儀,適合不同年齡人士參加。
資料來源:香港草地滾球總會網站: http://www.hklba.org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