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焯均報道】特首曾蔭權10月發表施政報告時,將宣佈政府推行市民自願參加的全民住院醫療保險計劃,然後由食物及衞生局今年內諮詢公眾有關細節,包括計劃推出首半年內、參加的市民一律獲保費永久七折優惠,直至出現索償為止;年滿65歲的投保人,政府會「陪供」,資助保費直至過身。政府預計,保費每日約4元至15元,越年輕保費越低。
保險公司不得拒保
本港保險業現有的醫療保險費用較高,曾患的疾病和年長者不受保,又可隨時拒保。食物及衞生局制訂的自願醫保計劃,為市民提供入住私家醫院留醫三等房及做手術的基本保障,並規定參加的保險公司不能拒絕任何市民投保,不論年齡、患病紀錄、任何手術皆受保,包括醫療費用昂貴的癌症,而且不准斷保。
政府不會規管保費,因為政府預計保險公司對自願醫保興趣很大,競爭會很激烈,他們可趁機向客戶推銷其他保險產品,故有保險公司甚至「唔賺錢」都推自願醫保,可以藉售賣其他產品「賺凸」。市民則可參考不同公司保障條款,隨時轉保。
政府聘請的精算師曾統計分析,20歲以下的青少年因為疾病風險很低,毋須投保,20歲起投保,預計每日保費只需約4元,30歲約5.5元,40歲約8元,50歲約11元,60歲約15元。這個推算未計保險經紀的佣金,預計競爭下保險公司未必會收取佣金。
該計劃又參照汽車保險,提供無索償保費回扣安排,投保後若沒有索償紀錄,一年可扣減一成保費,最多累積扣三成。索償時有墊底費,首1萬元賠償,投保人要墊底最多2,000元,之後9萬元墊底費最多9,000元,10萬元或以上則劃一墊底費1.1萬元。
年滿65歲政府陪供
計劃推出首半年內參加的市民,將獲七折保費優惠,其餘三成由政府代交。七折保費會直至投保人有索償為止。為免市民擔心年老後無能力供款,投保人年滿65歲,政府便開始「陪供」下去。所有優惠和資助均來自政府承諾的500億元基金。
醫院要在病人入院前便列出賬單,不能隨時更改,又會要求醫院自願提供套餐收費。政府估計現有「生意好好」的私家醫院未必願提供套餐收費服務,但其他想加強競爭的私院,以及正申請開辦私院的團體都會願意,有正籌辦的私院更已公開表明會提供。
食衞局明年初分析諮詢結果後,若公眾接受,便向立法會提交有關法案,希望可盡快實施。日後推行自願醫保計劃後,公立醫院仍然是全港市民的安全網,政府預計投保市民若患上癌症等重病,基於對公院的醫療信心,仍會選擇到公院治療。
來者不拒
政府設基金包底
參加自願醫療保險的保險公司必須來者不拒,不能拒絕任何患病市民投保,只能提高保費,但政府設定上限,最多不能超過標準保費三倍。有保險公司可能收到高風險保單特別多,為減低保險公司壓力,政府設立再保險基金,分擔保險業風險。
分擔保險業風險
保險業現時提供的醫療保險計劃,已透過精算師計算定出風險管理,每間公司可承受的高風險保單數量,不能超過該公司醫療保單總數5%。由於參加自願醫保計劃的保險公司不能拒保,故有些保險公司可能收到特別多高風險保單。為免保險公司承擔太大的索償風險而「爆煲」,政府會設立再保險基金,所有參加自願醫保的保險公司必須參與,由基金為高風險保單提供再保,平分風險。若基金遇到太多索償,資金不足,政府會注資包底。
政府又設立自願醫保的投訴機構,參加計劃的市民可向機構投訴保險公司和醫院服務。同時,衞生署推出醫院質素保證計劃,等如醫院的Q嘜,預計新開辦的私院一定會參加接受質素評核,而且會推廣至駐院或合作的私家醫生,以增加病人信心。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