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藥性惡菌定義待統一

抗藥性惡菌定義待統一

【本報訊】本港抗藥性惡菌嚴重,但衞生防護中心未能全面掌握公立醫院數據。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會與醫院管理局商討就不同抗藥性細菌制訂統一的定義,及研究建立特定資料庫收集數據,未來數月能掌握公院初步數據。
曾浩輝表示,抗藥性惡菌是未來10多年重要公共衞生問題,早前公佈10大惡菌不包括公立醫院數據,是因國際上對部份抗藥性細菌沒有統一的定義。如近年以幾何級數上升的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MRAB),「乜嘢菌先屬於MRAB?」本港大學專家與防護中心對哪些細菌應界定為MRAB有不同詮釋,故難以綜合防護中心與公立醫院數據分析。本港專家對抗藥性綠膿假單胞菌(MRAB)亦沒清晰定義。

不同惡菌不同防控

公立醫院及防護中心以各自的資料庫收集惡菌的數據,未來數月中心會循兩方面加強與醫管局合作,包括制訂不同抗藥性細菌的定義包括MRAB及MRPA,及研究建立特定資料庫收集數據。
曾浩輝表示,會針對不同惡菌採取不同防控策略,新發現的NDM-1及IMP-4主要在醫院出現,故要避免由醫院傳播到社區,住院病人必須接受抗生素清除惡菌後才可出院。中心會增加該兩種惡菌的化驗數目五成至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