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衣食無憂到欠債纍纍,由豪宅區到悲情城市,年紀輕輕的李欣浩富貴過,也貧困過;成長期間嘗盡人生百味,但最終仍沒有放棄要當醫生的夢,只因一句說話:「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走出灰暗的人生觀,發奮讀書,「因為努力永不放棄嘅人先會夢想成真」。
今年19歲的李欣浩即將成為中文大學醫學院醫科生。他出生在一個衣食無憂的家庭,後來父親生意失敗,金融風暴將原本富足的生活打擊得煙消雲散,一家人陷入接近零收入的窘境,父親欠債纍纍,一家四口要由千多呎的北角豪宅搬至天水圍租住700呎單位。
欣浩說,小學時搬家至天水圍後,家中大門的匙孔曾被「收數佬」封住,又經常在其居所出沒收數,令他活在擔驚受怕中。他也慢慢變得內向,成績下滑,經常名列最後幾名,「嗰時適應唔到新生活環境,冇咗好多以前嘅朋友,仲因為俾人標籤住喺悲情城市裏面而自卑」。
逆境鬥士撰文共勉
不過欣浩最終沒有放棄自己,在中學時信了基督,又認識了一班支持他的同學與老師;因為老師「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這一句話,令他明白心存樂觀人生才會精采。他決定向兒時夢想前進,希望當醫生,向曾經在兒時醫治他哮喘的醫護人員致敬。欣浩兩年前在會考獲得28分,剛完成的高考又得到3A1B佳績,成功入讀醫學系,「希望第時可以做無國界醫生幫更多人」。
與欣浩同樣積極面對逆境的,還有先天患有重症肌肉無力病的馮康泓。他不能走路,要依靠輪椅,也不能長時間坐着,但同樣沒有放棄生命,「以前會問點解個病偏偏揀中自己,但仍然改變唔到事實只有樂觀積極去改變自己」。
康泓雖然內向,不擅辭令,卻培養出愛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最喜歡讀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ErichFromm)的書籍,「因為佢用批判性方法解讀社會現象,可以幫我更了解呢個社會係點樣」。他希望日後可入讀大學修讀社會科學,用知識幫助更多人。
欣浩和康泓早前參加了荃新天地鼓勵年輕人克服困難、建立樂觀態度的徵文比賽,欣浩和曾同時兼顧學業和照顧中風母親的姚美婷分別奪得冠軍和季軍。
記者 梁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