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債息大反撲非經濟轉好 - 李大同

環球透視:債息大反撲非經濟轉好 - 李大同

上周五在懷俄明的央行行長會議中,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稱,料經濟在下半年續增長,雖然他表明儲局必要時再次購入國債及機構債券,但卻沒即時行動,令市場解讀為伯老對經濟復甦有信心。當日美債被拋售,美股升1.6%。
然而,儲局內部對經濟前景意見分歧,致使伯南克的講話有如精神分裂,一時說相信經濟明年繼續改善,一時又表示經濟轉壞,儲局將不惜一切救經濟。事實上,若經濟真如伯老所言繼續復甦,儲局又為何在月初宣佈重新購入國債呢?
數月前,大部分經濟師仍認為美國能逃過雙底衰退,但最近很多都修訂對經濟前景的看法。兩家大行摩根大通及高盛均發表報告,指美經濟經歷雙底衰退的機會率,現時約為25%至30%。一直是大淡友的羅森伯格(DavidRosenberg)更發表報告,仔細解讀經濟數據,讀者可從中看出數據的「糖衣陷阱」。

美經濟數據藏糖衣陷阱

美國上周五公佈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雖由增2.4%大幅向下修訂至1.6%,但仍較預期1.4%佳,刺激美股升勢。是次GDP亮點是佔美經濟近70%的消費者開支,上季由增加1.6%(以年率計)修訂至2%。但羅森伯格指,開支增加主要與能源價格上升有關,撇除該因素,消費者開支按年增1.6%,比預期差。
拉闊一點看,GDP由去年末季增長5%、第一季3.7%,第二季1.4%,近月經濟數據還原靠政府刺激經濟效力逐漸消失的原本面貌,州及市政府大力削減支出,對未來GDP影響十分大,不難想像第三季GDP可能無增長,甚至再次收縮。
再看8月消費者情緒指數,上周五公佈為68.9,羅森伯格指,經濟擴張時該數字平均達90.9,在以往衰退期平均也有73.8,鑑古知今,從中可知為何經濟自07年12月步衰退,NBER至今仍未宣佈結束。
另一個受關注焦點是勞工市場,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跌3.1萬人至47.3萬人,4周平均數由兩周前47.45萬升至48.6萬人,為09年12月來高位。

儲局乏新招只能維持低息

羅森伯格指出,每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近來較難解讀,因每周數據較難作季度修訂,人口普查結束以及國會通過延長救濟金福利,亦令數據有變。不過,與過往比較,數字顯示經濟仍處於衰退水平。本周公佈的勞工數據包括非農業職位變動及失業率,預料失業率升至9.6%,將為工資水平帶來更大壓力。
債息上周大反撲只是一時三刻的事,儲局現時是低債息粉絲,試問若債息不停升,帶動按揭息口及借債成本走高,拖累脆弱不堪經濟,儲局怎會讓此事發生呢?除令息口維持超低,局方似乎已無計可施。
曾是局內人的前聯儲局副主席布林德(AlanBlinder)上周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儲局現時只剩沒力度招數。說穿了,儲局所做的仍未能誘使銀行及企業借貸,局方過往多次宣佈非常規措施,其影響往往都只是市場預期的「宣佈效應」,而非儲局行動本身。
羅森伯格指出,「在衰退期間,政府措施可刺激復蘇;蕭條期的措施只能維持經濟,兩者之間有天淵之別。」本周美國將宣佈多項重要數據,讀者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