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憤怒,就別瞎冷靜。有些事,當拍枱就拍枱!在應當的時候火起,因為熱血怒火在燒。別叫我稍安毋躁,這不是躁,是悲憤混和痛心令人不得不表達強烈的不滿。我對甚麼「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的中國人之歌有時很費解亦保留,對怕事怕磨擦至成為行動侏儒其實骨子裏是怯懦更加討厭。仗義每多屠狗輩,因為他們易啟動最原始的抱不平衝動,不怕更不會又計算又包袱又扭擰的才出手出頭和不公義拼過。有時人不能太冷靜,要有點瘋肯胡塗能衝動任直覺最好,尤其如果你認為激於義憤執拗地據理力爭是一種瘋的話。我更討厭在應該生氣憤怒時走出來擺檔賣息事寧人和氣生財的智者,不管你是姓成姓陳還是姓房的大哥,你節省點吧;還有坊間和facebook上說菲律賓脅殺遊客慘劇是「實屬不幸,祇能無奈不應指責」,「香港人不斷地要菲律賓方面交代,其實箇中原因很大部分都是為了要發洩對別人無能的一種不滿跟那種所謂討回公道的心理」,「缺乏能力辦事不力不是罪」之類高見,眾人皆怒你獨醒嗎?
「我覺得噁心,覺得憤怒。」龍應台當年寫「中國人,你為甚麼不生氣?」對中國人怕事自私懦弱,不對不公義發火甚至替其開脫感「噁心」和「憤怒」,她說要「很果斷地讓他知道你們不齒他的行為,你們很憤怒!」且這火要一直燒上去直至收效為止。從來以理性見稱的龍應台。
理性的義憤,燒得越旺越好,讓它照明不公義的黑暗!合理的憤怒不等如仇恨,問責一個政府不代表憎恨一個民族、歧視一個國家。對中國政府的專政河蟹貪污打壓人權民主不滿不代表不愛國,政府不等如國家的道理不是早明白了嗎?對一個政府施壓會否殃及那裏的國民?當然。香港會否有祖籍維園的亞伯亞嬸亞哥亞姐情緒言行過激偏激矛頭錯指菲律賓傭工?肯定。但這都不成為削弱義憤合理性的理由。我喜不喜歡菲律賓?老實說,不,但我尊重它,且人家的民主比我們走得前。
「拙之一字,免了無千罪過」,太寃!掉以輕心錯估形勢行動失當,若執行營救犯了錯枉送人命就一寸不能讓其推諉卸責,天災橫禍無語問天,失救置死唯你是問天公地道。是否「失救」,整件事的關節眼,管你是交通意外延醫失救、醫療失誤失救,談判低能營救無能失救,道理一樣與誤殺幾同責無旁貸,"Demandingaccountabilityisnotablamegame"。
更不是報仇,我甚至不認為港人在集體找一個closure,甚至預算了羅生門最終太難真相大白,但在眾聲雜杳歪理橫陳中仍然知怒敢怒才是清醒就是道德勇氣,沒有人站出來同一個錯誤祇會不停發生,悲劇繼續重演。社會需要用憤慨作燃料積極令公義昭彰,令世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