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小投資:經濟放緩美股恐續受壓 - 潘國光

大環境小投資:經濟放緩美股恐續受壓 - 潘國光

筆者6月27日在本欄曾指出,美、歐經濟於下半年出現衰退的風險已增,並建議以短炒為主要目的的投資者該考慮逢高減持股票,現仍維持這看法。近日一系列的經濟數據,均已清楚表明美國經濟增長正在大幅放緩,有越來越多的著名經濟學家,亦相繼提高了他們評估美國經濟下半年進入衰退的機會率。雖然現時還有很多人在談論美國是否會出現「W型」的所謂「雙底衰退」,不過觀乎美國新屋銷售數據於過去5年的走勢,從任何角度來看都不像「W」,反而比較像是「高台跳水」。
上星期筆者在本欄曾指出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跌至近2.5厘,表示投資者無視當前美國的信貸風險,只專注於經濟即將跌入衰退及通縮的風險。從量度投資情緒的指標顯示,有高達96%的機構投資者正看好美債前景,反映近期資金流入美債的心態,已達到接近恐慌的階段。
經濟數據疲軟,亦同時遏抑了美股表現,道指於上周四收低於10000點水平。然而,反映股市情緒的VIX指數,卻持續於27點的偏低水平徘徊,表示投資者心態安逸。
投資者心態安逸的另一原因,可能是建立於對美國聯儲局即將發動新一輪量化寬鬆措施(QEII)有所期望有關。不過,有報道指儲局8月初政策會議的17名與會官員中,至少有7人反對QEII或對此有所保留,可見儲局官員對如何解決當前的經濟難題尚未達成共識。現時經濟數據惡化,惟股市情緒則相對地平靜,看來應該是暴風雨的前夕。

印鈔難長遠救經濟

其實筆者並不是QE的支持者,之所以作出上述預測,主要是因為美國及日本的央行因應當前的經濟困境而所能作的,極其量就只有繼續印鈔。印鈔只能救股市於一時,但不能救長遠經濟,上星期筆者已提出,美、日兩國國債或滙價最終將難逃一跌,雖然初期的恐慌情緒有助推高債價及滙價,但是一旦投資者發現原來央行來來去去就只有繼續印鈔這方法,以及兩國債台高築的情況並不讓任何一個南歐國家的「專美」,那就要看看究竟那一個投資者會先按捺不住需要減持了。
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於過去一年就將美債儲備減持了11%,中國去年亦宣佈在之前5年間已增持了7成的黃金儲備。如何有效對冲滙債風險?參考中國多年來如何部署可見一斑。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