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邁向國際化又跨前一步。繼人民銀行聯同財政部、商務部等部委於6月底宣佈「大解放」跨境結算地區,企業不受地域限制,可按市場原則選擇人民幣結算後,國家外滙管理局昨公佈,今年10月起在北京、廣東、山東、江蘇4地區開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試點,為期1年。
內地原規定境內企業出口所得的外滙,需滙返內地,經銀行體系兌換回人民幣,這令外幣兌換人民幣有很大需求。是次試行出口收入存放境外,除可減低人民幣的換滙壓力,還可提高境內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促進貿易便利,並令企業在管理外滙風險方面有更多經驗。
提高企業資金效率促進貿易
據規定,試點企業存放境外出口收入的年度總額,不得超過上年度出口收入總額的一定比例。有關比例由試點的外管局分局按《試點辦法》規定,據企業實際情況確定和調整。而每個試點核定的企業不可超過10家。
中國進一步將人民幣推向國際舞台,亦獲國際大行支持。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全球幾間大型銀行已啟動國際路演,敦促企業客戶在與中國的貿易交易中使用人民幣,而非美元。
滙控(005)和渣打(2888),正向選擇使用人民幣結算貿易的企業,提供交易費折扣及其他財務優惠。滙豐大中華區貿易業務主管劉偉基(ChristopherLewis)表示:「我們現在有能力在全球多處進行人民幣結算。」
報道更披露,渣打今年6月在韓日就人民幣貿易結算,與當地客戶進行路演,人行更派員出席。渣打在倫敦、法蘭克福及巴黎舉行類似活動。
除滙控和渣打外,其他全球性銀行,包括花旗和摩通也在亞洲、歐洲及美國路演,向企業推介人民幣結算。
滙控渣打路演推介人幣結算
事實上,作為全球最大美元清算銀行,摩通目前在中國佔28%美元清算市場份額,並擁全球最大的代理行網路。摩通自然會緊守現有市場份額。
摩通近期在紐約啟動首輪在美國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系列路演,預計9月舉辦第二輪。剛進行的路演,摩通與眾多美國本土大型企業、跨國公司及銀行會晤,介紹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相關政策和法規、最新進展及趨勢,並通過案例分享幫助企業理解該專案影響、由此產生的新商機,及摩通的服務和解決方案。摩通中國資金及證券服務業務主管羅麗莎(LisaRobins)表示,近期國際客戶興趣激增。
對於國際大行的熱情,中國外滙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提出警示,指推介人民幣結算本身是好事,但需要關注兩點:一是其核心指標是美元定價,依然沒有擺脫以美元為主的報價機制,美元獨大格局未徹底改變;另外,最近人民幣在貶值,推介人民幣結算會較困難,這時外資銀行熱衷此事,或許與利益集團收益和需求有關。
出口收入存境外政策概要
試點:北京、廣東(包括深圳)、山東(包括青島)、江蘇
限期:2010年10月1日起,為期1年
內容:
(1)經外管局核准境內企業,可在境外開戶存放出口收入,用於貿易及資本項目對外支付
(2)外管局對境內企業存放境外資金總量實行規模管理
(3)簡化進出口核銷、聯網核查等業務操作,實行企業和銀行事後報告制度
(4)外管局對境內企業境外賬戶收支實施非現場監測,對異常情況實施現場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