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英國著名歷史學者EricHobsbawm看得透徹。全球化(globalization)雖然在金融經濟、文化、市場上橫掃全球,把地球不同角落的人拉近,但在政治上特別是國與國的交往上,全球化進展非常有限,各主權國之間的交往仍依循幾百年前定下的原則及規條辦事,以不能干涉別國內政為主要基礎。不管是國際組織或一般國家的政府都堅決按這個本子辦事,不會逾越,也不願逾越。
今次菲律賓發生的槍手脅持及殺害香港旅客事件就是典型例子。透過各種最新、最先進的通訊科技、互聯網、YouTube……等,香港、菲律賓、整個東南亞以及全球各地人民親眼見證了脅持事件如何拖拖拉拉了大半天,如何急轉直下,目擊了菲律賓「特警」毫無章法的拯救行動,看到了人質被殺傷的慘況。可是,全球化的力量到這裏就走到盡頭了,全球化能做的是把事件從遙遠的角落帶到全世界,但全球各地的人包括香港市民除了看實況報道外甚麼都做不了,只能倚賴菲律賓政府,菲律賓「特警」處理危機及善後。
小小的特區政府雖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小小的特首甚至破格直接打電話給菲律賓總統,要求盡力保護港人。可人家雖是窮國,人家的總統依然是國家元首,對甚麼特區首長自然不屑一顧,連電話也沒有回覆,讓特首及特區政府乾着急。
大大的中國政府有二百多萬解放軍,有打擊恐怖分子毫不手軟的特種部隊。但是任何國家的政府礙於主權,尊嚴及面子問題,根本不會讓其他國家的部隊或執法人員越境執法。菲律賓無疑既窮且弱,但在捍衞本國主權上同樣絕不手軟,也肯定不容許他國派軍人、執法人員到該國執法。另一方面,中國本身向來堅持國家主權至上,堅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或內部事務,希望她直接出手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就是這樣,所有人不管是國際組織或更有處理危機能力的政府只能坐看無準備、無能的菲國警察自行處理事件,坐看一個沒有組織支持的獨行槍手血洗旅遊巴,打死打傷十多個無辜香港市民。
其實,這種國家主權至上的規範過去已造成不少人道災難。前南斯拉夫九十年代的亂局持續多年,造成大量平民被屠殺及種族滅絕慘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列強不願隨便插手「南斯拉夫」的內部事務,讓仍把持南斯拉夫政府的塞爾維亞領導人為所欲為。若果有一些超國家組織或國際組織能及時出手,及時支援條件不足的國家,類似的慘劇也許可以少一點!
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