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接受至親死亡的事實,既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更是一個哀傷歷程的開始,相信大部份人都不知如何面對,特別當發現自己不斷哭泣、失眠、食慾障礙、心不在焉、憤怒、內疚自責、經常疲累不堪、甚至不相信親人已離世的事實等等。請不用太擔心,以上所述的種種反應均屬正常。這個階段的你特別容易觸動到哀傷的情緒,因為你正經驗死別的痛苦。
此外再加上要辦理葬禮各項手續事宜,根本未有時間去留意及照顧失落及哀傷的心情。
學習鬆弛方法
有見及此,正處於哀傷的家屬,需要找個空間嘗試安靜下來,好好聆聽自己的心聲及個人的感覺,接受自己的情緒。適當地宣洩,例如大哭一場、找朋友或輔導員傾訴、深呼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又或者可以將個人的感受以文字或藝術的形式抒發出來。
學習各樣的鬆弛方法,運用個人的創意去抒發積壓的情緒,例如扭毛巾、打枕頭,又或化悲憤為力量,或以寫信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盡力去達成親人的遺願等。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和時間,讓自己痛快地回憶與親人一起時的片段。
按着自己的步伐,逐漸回復生活的規律和活動。好好照顧自己,讓生活的節拍慢下來,亦可以參閱一些講述同路人從痛苦回復過來的經歷或文章,從中可能會獲得一些啟發。
有需要的話,更可以考慮參加一些專為喪親家屬提供的善別輔導小組,發揮互相支持的效用。
資料來源:善寧會
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