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有幾貴而無當?拍賣行趁盂蘭節推出「超猛」單位應節,居然賣到685萬,只比市價低兩成!既然瓦片被國內豪客炒熱,北上覓蝸居算不算「反客為主」?水禾田憑着攝影師/畫家的慧眼,把廣州的古屋改裝成畫室,舊木餘溫自有樸拙之美。
記者:蔡木如
攝影:陳星星
Model:sukitsoi@puremodels
1,500人民幣租西關大屋
水禾田先生四海為家,好不容易才等到他回到位於廣州的私竇。古屋距離芳村地鐵站不過5分鐘腳程,算是「旺中帶靜」的筍盤。水禾田前年到廣州公務私行,偶然發現簡陋的平房中居然夾雜了一間青磚古屋,看似已丟空了一段時間,瞥見內櫳寬敞,樓底高挑,應該是作畫廊的好地方,於是託地產經紀尋找業主,結果一找便是7個月。業主自己住在大廈,也懶理祖屋日久失修。結果水禾田以月租1,500元人民幣便進駐了這約有100平方米的大屋:「有『15坑』瓦片的屋,算是中等家庭的居所。」趟櫳門的木架隱約有西關大屋的影子。大門現已被拆下,擱在屋內,重新上漆、安裝才有現時的風景。大屋丟空前曾是牛肉檔和「72家房客」,大執談何容易:「只簽了3年租約,也無謂大搞。」他搜集了一批舊木和磚塊,修補牆身、搭起簡單的桌椅,居然別有一番風味:「不喜歡太新淨的東西,與舊屋太不相配。」廣州趕辦亞運、拆樓風捲殘雲,舊木樑在地盤多的是,舊宅卻買少見少,兩者走在一起齊齊復活,不無諷刺。
好風水=舒服自然
一入屋先見一幅刻滿佛像的小石碑:「這幅有點似『龍門石窟』,古董店聲稱是古物,但沒有深究它的來歷。」5,000多人仔大概不會換到古物,但以石碑與水缸劃出玄關,是風水的考慮乎?「屋內佈置舒服自然,就是所謂的好風水。」大廳中還放了零星的佛像,水禾田稱本身並無宗教信仰,純粹點綴,但認同佛教和道教的哲理。屋內畫作由淡泊的水墨到實在的聚丙乙烯都有:「香港地方細,很難做大型創作。」自入伙後已完成了一套六幅、每幅有3×1.5米的《荷塘月色》:「這本來是一間畫廊訂好了的,但老闆忽然話不喜歡聚丙乙烯。也沒有辦法。」大師都要看老闆面色?線條簡單的灰藍色擱在青磚牆上,意象突出,「暫時滯留」也未必是損失吧。另一方面,他最不離手的仍是中國水墨。邊講邊畫轉眼已完成了一幅「枯枝路人」:「中國畫是用最簡的元素,做出最高的意境。不用起稿、不用拉畫布,隨心所欲。」所謂隨心所欲就是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34℃高溫,屋內沒有冷氣,蚊子在耳邊像轟炸機一樣。屋頂漏水只能用膠布遮擋,水浸令畫作發霉,也頗惱人。但水禾田卻不以為然:「就當是『勞其筋骨』,入伙半年以來,我留在這裏的時間越來越多,畫畫、發呆、或靜靜喝杯茶,都好寫意。」
勝在交通方便
私竇的寫意,還在於交通方便。廣州的小洲村是藝術家聚居之地,大師級如關山月、林庸、黎雄材等也在此駐紮。但水禾田在香港和中國各地穿梭,舟車勞頓就無謂再深入郊野:「由火車站去小洲村,轉車又要個多小時,這裏有地鐵直達,省時。」除了「自然群居」的小洲村,廣州也有由舊廠房活化而成的藝術區,如1985創意園、前身是紡織廠的TIT創意園,隨園附送高級商場:「有名氣的藝術家已有自己的工作室,未成名的,又付不起貴租。」結果創意園還是不及個體戶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