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加坡,拋開旅遊雜誌,忘掉美食指南,去當地居民愛去,而不是遊客必到的地方找吃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次去新加坡,得當地人指點,去了一個位於街巿樓上的美食廣場。香港街巿也有熟食中心、美食廣場,但中峇魯的這一個,面積大得多!順序走一圈,把每間食肆都大致望一遍,花掉我二十分鐘。
食肆多,餐椅和餐桌的數量更多,餐桌與餐桌間保持合理的距離,不像香港,人多時進餐每每與陌生人發生身體接觸。開放式設計為就餐區帶來一陣陣的自然風,坐在那兒,怡然自得。結果,在新加坡住了兩天,基本上哪兒也沒去,只是在這兒吃飯,因為想吃的東西太多,每一樣都想試試!
那兒有網球般大的炸魚蛋、炸墨丸、炸蝦餅、魚片頭……比長洲的乒乓球魚蛋更彈牙,更爽口,入口有海鮮的鹹香。買一堆回去,配冰凍啤酒,作宵夜最好。那兒有百吃不厭的海南拆骨雞飯,皮薄肉滑,特製的黑豉油膏與海南雞是絕配,加上滲着雞油香味的飯,才三元坡幣一份。便宜得令人咋舌。以兩種麪為材料的福建蝦麪用蝦頭蝦殼熬湯,飽吸湯汁的麪,是主角,而一韌一軟的兩種麪,口感差異甚大,一起吃趣味盎然。最難忘的是粿汁,以為是粉麪類,端上餐台才知道是滷水豬雜,處理得乾乾淨淨,滷得甚是入味,比香港的潮州滷水更有餘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