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價格管制遏通脹10月起實施 嚇怕外資

越南價格管制遏通脹
10月起實施 嚇怕外資

【本報綜合報道】越南政府將落實限制部份商品價格措施,新措施於今年10月1日起執行,以對抗可能出現的通脹,希望藉此減少社會動盪。不過,政府此舉有可能嚇怕外資,令海外企業到越南的投資減少。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越南財政部官員昨日證實有關措施,新政策下,政府有權干預及控制部份走勢脫軌的商品價格,當中包括水泥、鋼材、糖及大米等影響民生的商品。

涉水泥鋼材大米等商品

有關構思始於08年,當時越南面對高通脹率,當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一度錄得按年增長28%,與此同時,環球經濟繼續疲弱,令越南貿易赤字不斷擴大,以致政府自去年11月至今,三度將貨幣貶值以刺激出口,冀有助改善貿易失衡的問題。
由於越南官員擔心隨着亞洲區經濟逐漸復蘇,通脹率有可能會急速攀升,為防患於未然,遂推出干預價格措施,以穩定社會。
然而,政府此舉將要冒着令外資卻步的風險。財政部曾於去年底表示,有意推出控制由外資及私企生產商品價格的措施,當時在當地投資圈子惹起頗大反響。如今政府落實於10月執行有關措施,料會窒礙已到當地或有意到當地投資的外企,拖慢該國經濟增長。
事實上,外資與私營企業早已對國有企業的特殊待遇有微言。

國企待遇特殊 私企不滿

當地經濟師表示,國營企業能夠獲得低廉貸款,及不合比例的資源分配,但卻在使用資源上沒有效率。
政府早已對國營企業落實價格控制,以奶粉為例,現時的條例只規定國有企業上報價格,而推出新例後,所有進口兒童奶粉都必須向當局上報價格。根據當地傳媒報道,奶粉價格近年不斷上漲,已升至不合理水平。當地大部份奶商都是外資及私營企業,政府遂決心控制這些商品價格,紓緩民眾生活壓力。
另一方面,越南央行本周三公佈,將在9月維持基準利率於8厘不變,對上一次加息已是去年12月加息1厘。由於該國8月通脹率按年上升8.2%,情況不算嚴重,分析相信,越南政府短期內都不會控制這些商品的價格,但一旦通脹襲來,政府出手將無可避免。

越南擬限制價格商品種類

米、奶粉、教科書、鹽、化肥、商用水、糖、飼料、石油氣、紙、鋼材、動物疫苗、煤、水泥、火車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