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建滔化工(148)公佈半年業績,盈利增長81%,每股盈利高達2.1元,若下半年可保持此佳績,PE將不足9倍,非常低。過去幾年,建滔化工發展穩健,目前市值已超過300億元,應該是一隻有機會問鼎恒生指數成份股的實力股。
長期以來,工業股的PE一般都不高,因為市場認為工業股的盈利增長雖穩定但競爭激烈,建滔化工的強處是規模龐大,競爭力遠較同行高許多,如果有大行、大型基金認同這個看法,建滔化工的市值就會大幅提高,從而晉身藍籌股行列。
周一推薦過耀才證券(1428),認為此股有炒賣價值,因集資額低,貨源易歸邊,昨日上市一日成交4.5億元,已是集資額的1.5倍,炒味很濃,你有興趣搭順風車嗎?
內需股吉利汽車(175)半年盈利8億元人民幣,增長35%,此股於今年4月曾經炒至4元以上,現價已相當超值,吉利是眾多汽車股中我較看好的,理由是擁有自己的品牌,母公司收購富豪汽車,更進一步擁有名牌,可以納入長期投資名單。
樓價升跌屬政治問題
中國各種內需股,我們投資的應該是品牌,品牌是無形資產,小肥羊(968)、滙源(1886)、李寧(2331)、特步國際(1368)、安踏體育(2020)、361度(1361)……都是很值錢的內需品牌。
美聯集團(1200)上半年純利倒退10%,說明樓市已進入冷卻期、觀望期,想買的人不敢買,但業主又不願割價,目前特首正在接見各方人物,聽取施政報告的意見,因此投資者都持觀望態度,因為特首在政改方案成功立法之後,說過今年的施政報告將以民生為主,不少人就聯想起樓價,投資者的確擔心特首會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甚麼打壓樓價的措施。
不但二手樓較沉靜,新盤也少了,地產商也同樣在觀望中,大家都在等待施政報告的出爐。
近一段日子,不少經濟學家在報章上發表是否該復建居屋的問題,談樓價升跌的問題,但是,我想告訴特首,樓價問題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