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言中醫:補肝益腎減輕更年期症狀

「專」言中醫:補肝益腎減輕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是每位女性必經的生理過程,隨着卵巢功能逐漸衰退,一般出現於45至55歲之間。更年期的不適症狀,以月經改變最明顯,女性約40歲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荷爾蒙水平下降,致使月經周期紊亂,經量逐漸減少至停經,停經的年齡則因人而異。同時伴有潮熱汗出、心悸氣短、血壓異常、精神抑鬱憂慮、情緒低落或心煩易怒、容易激動和失眠多夢等症狀。
中醫認為女性在「七七天癸竭」,意即女性在49歲左右會腎氣漸衰,冲任虧虛。腎為五臟六腑之本,腎的陰陽失調,常會累及他臟,以心、肝、脾為主。

三款食療作日常保養

由於更年期症狀乃是肝腎功能衰退,而引起陰陽失調或臟腑氣血循環不良。因此,中醫多從補益肝腎來改善體質,以減輕更年期症狀。
在治療上,如要利用中藥改善更年期症狀,建議必須先諮詢中醫師,針對個人的症狀及體質,給予恰當的治療。患者既可透過服用中藥調理身體,減輕不適症狀,亦可預防由更年期誘發的疾病,如骨質疏鬆等;若更年期症狀明顯,一旦延誤病情,可能誘發情緒病、冠心病、糖尿病、腦血管病等,故切勿輕視更年期所帶來的影響。
日常生活保養方面,可煮服以下簡便的糖水及食療:
1.冰糖百合蓮子湯——具有滋陰補腎的作用,可改善煩躁、盜汗和耳鳴等。
2.杜仲燉排骨——可改善腰痠背痛與疲勞。
3.酸棗仁和枸杞泡茶——能安神補血,改善失眠及穩定情緒。
以上介紹可減輕症狀,沒有副作用,可安心服用。
撰文: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劉佩冰醫師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