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包插袋如揼籮 坐骨神經痛

銀包插袋如揼籮 坐骨神經痛

不少城市人長時間坐下會感到腰部至腳趾疼痛或麻痹,嚴重更會影響睡眠質素,此為坐骨神經痛。物理治療師指這是一種症狀,生骨刺和腰椎受傷是箇中成因,而「梨狀肌綜合症」的患者亦會有此問題,但關鍵元凶竟是厚叠叠的銀包?

記者:蔡俊業
攝影:陳盛臣、譚盈傑
模特兒:Ceci@PureModels
場地提供: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25789877)

骨刺(Osteophyte)

醫學上稱骨疣,是骨頭與骨頭間的軟組織,因長期承受過大壓力、拉力和損傷而出現磨損或年老退化而出現的骨質增生。若生在神經線通道上,可導致手腳麻痛;若長在脊椎椎管內,壓迫腰脊髓神經,會令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等。

你有無坐骨神經痛?
測試法

找物件依附,將一邊膝頭曲起,小腿放另一腳的大腿後,提起腳踭,以10次為一個標準。若兩邊腳相差次數好遠或其中一邊少過10次,又或要好辛苦先勉強完成10次,咁就有可能是坐骨神經有問題!

坐骨神經痛成因

‧梨狀肌長期緊張令坐骨神經受壓
‧姿勢欠佳致椎間盤凸出或椎間孔收細
‧生骨刺
‧腰椎骨因意外出現排列問題

臀肌緊張致麻痹

聽落有點誇張,但註冊物理治療師周錦浩(Terence)指出,長時間將銀包等物放在褲後口袋並坐下的人,有機會患「梨狀肌綜合症」(PiriformisSyndrome)。人的臀部肌肉異常豐滿,所謂「梨狀肌」位置大概在盆骨對下,臀大肌下方的一塊深層細小肌肉;「Piriformis」原為拉丁語,英語解作「梨形」,這與將銀包放在褲袋有何關係?Terence直言很多人都會貪一時方便,將銀包等物件放在褲袋後面,「有啲人甚至就咁坐低,咁樣就好似用力揼緊patpat肌肉,令佢收緊!」裝上透視眼望,發現此塊肌肉下方正是坐骨神經,難怪梨狀肌緊張會引起痛楚及麻痹。

註冊物理治療師周錦浩

長期單邊負重易出事

坐骨神經線位處背部,是整個身體中最長而細小的神經線,由腰椎向下、坐骨之間延展至腳底,而坐骨神經痛正是神經線周邊範圍出現針刺般痛楚或麻痹症狀,Terence說,「絕對唔係一種病,例如生骨刺或曾遇過意外,令到腰椎骨排列出現問題等,好多原因都會引起呢種痛症!」不過,他說因錯誤坐姿而引起痛症較為普遍,譬如兩塊椎骨之間有一個細孔,有神經從內裏延伸出來,是為「椎間孔」,「原本椎間孔同神經係唔會掂到,但長時間姿勢唔好,就有可能令椎間孔變細,接觸到神經線嘅機會增加,從而感到痛楚。好似經常單邊揹重嘢嘅速遞員就係高危行業之一,就好易出事!」除椎間孔外,還有椎間盤,是腰椎骨塊之間的軟組織,對脊柱、大腦和神經等其他結構有緩衝保護作用。若長時間搬動重物,或姿勢不正確,椎間盤會凸出,壓住神經線。

■速遞員是患坐骨神經痛的高危行業。

■坐骨神經線可由脊椎延伸至腳趾。

■椎間孔位於椎骨之間的細孔,內有神經線延伸。

坐床睇Notebook後腰痛

從事傳媒工作的潘小姐近月便飽受坐骨神經痛之苦。「大概兩個多月前,突然間左邊後腰覺得刺痛,好痛時甚至會令左邊臀部麻痹!」她說通常在公司坐下約3小時後便會覺得疼痛和麻痹,「會坐立不安,做事好難集中,郁嚟郁去搵個令自己舒服嘅位,但好多時都係側身斜去痛嗰邊先會無咁痛!」這可能跟她的生活習慣有關,由於空間狹窄,房間並沒工作枱,「好多時都係瞓喺床上用Notebook,就咁墊起枕頭然後坐。」她說早前受不住痛楚曾向中醫師求疹,喝了中藥後覺得情況稍有改善,現時她已改在客廳工作,坐喺硬度較高兼成90度角的座椅,以改善坐姿。

痛極唔理肌肉萎縮

Terence說大部份患坐骨神經痛的都會跟潘小姐一樣,「開始時只會喺腰或patpat位置痛,然後落到腳,若情況嚴重,痛楚可以落到腳趾,但通常只會一邊有事,極少兩邊都會痛!」不過,Terence也承認有時病人會將坐骨神經痛,誤以為是後腿肌肉拉傷,該如何分辨?他說痛楚的持續時間及程度固然是參考標準,「有痛症嘅人好多時都係下肢無力或者好重,當你行樓梯或者想提起腳踭攞啲高少少嘅物件時就會有發軟蹄感覺;如果只係拉傷,痠痛係會喺兩側出現,而坐骨神經痛係企喺度唔郁都會痛,向前拗腰時亦都會有腳痛!」他說痛症會維持數天甚至數月,做動作可舒緩痛楚,但若劇痛難當就需求診,「若延誤診治,會令痛嘅地方繼續惡化,最差嘅情況係肌肉萎縮!」

■坐骨神經痛患者提起腳踭時會感乏力。

針灸環跳穴治痛

從中醫角度看,註冊中醫師彭明慧指,坐骨神經痛屬「痹症」範疇,「成因多為風寒濕或風濕熱結集成痹,『痹』者即意指氣血流通不暢。」她說一般情況下,中醫會用針灸方法治療此痛症,例如針灸陽陵穴、環跳穴等。

【陽陵泉穴】

位置:位於人體的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處

主治:腰痛、膝蓋疼痛、腳麻痹、消化不良、關節筋遲緩或痙攣腫痛、抽筋、腰腿疲勞、坐骨神經痛

【環跳穴】

位置:在股外側部,側卧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骨裂孔的連線外3與中3交點處

主治:腰腿痛,下肢萎痹,半身不遂;現多用於坐骨神經痛、髖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等

鬆肌舒痛小動作
鐘擺放鬆腰椎(來回做1至2分鐘)

■躺在軟墊上,雙膝微曲並夾實厚毛巾,張開雙手呈T形。

■雙膝以鐘擺方式向左右擺動,在10點及2點位置停留5秒。

腳拉鬆大腿後側(左右各做4次)

■雙膝微曲,腰間留有虛位,將毛巾套在右腳近腳跟位,避免拉緊坐骨神經。

■雙手用力將毛巾拉扯,提起腿部成直線,維持15秒。

蹺腳鬆梨狀肌(左右兩邊各做5次)

■右腳腳踭在左腳大腿上,右小腿須成水平線,雙手扣在左大腿後並拉起左腳,維持15秒。

■若腿力較弱,可將腳板放牆身,借其阻力完成動作。

註:如急性痛症,動彈不得,除鐘擺動作外,均無法舒緩痛症,需及早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