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續持淡倉結算前食糊 - 沈振盈

實戰理論:續持淡倉結算前食糊 - 沈振盈

大市進一步下跌,恒指雖險守100日線,但其實技術走勢上已破位,跌穿了從5月底出現的上升軌底部。期指走勢更差,相信在淡倉主導之下,結算前仍會有一定的跌幅。
過去兩周筆者一直從宏觀的資金流向去引導大家預測後市,但見美滙指數重展升浪,歐元、英鎊反彈浪完結,加上油價急跌,已預計得到資金亦會從股市撤走。
今次的逆轉,港股是最後的一個市場確認轉勢,這反而造就了今次的部署淡倉,有較充裕的時間。

資金從股市撤走

昨日下午的急跌,主要是中午時段日圓發難上升,美元兌日圓下破85這個重要關口。若大家無留意此一訊號,而只將注意力放在A股升跌,就很容易中伏。
現時很明顯,資金正從股市撤走,過去兩周筆者在本欄的策略亦頗為清晰,8月12日標題「美元回升,港股已見頂」、8月13日標題「大淡倉主導,宜反彈沽貨」及8月19日建議「Put滙控、長實、新地、和黃」,相信大家已明確知道策略的部署。當然,在「港股王」內的推介更直接,全部都是Put輪及熊證。
現時的策略很簡單,繼續持有淡倉,不再加碼追沽,見低位則分段食糊,盡量於期指結算前獲利。始終大戶在最後的數天要安排期指的轉倉活動,做完低位之後有機會營造反彈浪,若不食糊便只會是紙上富貴,乃兵家大忌。
今次的跌浪,其實是可大可小,若以上落市視之,則低位極其量是18800至19200點。但若然筆者早前憂慮的因素,如:「雙底衰退」、「美債爆煲」、「樓市爆煲」等,「是但」一件出事,則跌幅會更深。此刻暫且不去揣測,先當作上落市來對付。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