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Cult2:八十前風光八十前 謀出路急轉彎

代Cult2:八十前
風光八十前 謀出路急轉彎

好天收埋落雨柴,阿媽教我未雨綢繆積穀防饑,因為花無百日紅,人生際遇更難料。洪松蔭、盧冠廷、李健和三人當年各有成就,如今轉行各自開展人生新階段,船到橋頭自然直,不做老本行一樣撈得掂。

記者:葉雪芯
攝影:林栢鈞、王文忠、周旭文

盧冠廷:
怪病促成有機人生

「呀哈,我要飛往天上,呀哈,找那溫暖太陽……」盧冠廷當年消失娛樂圈,全因一場怪病。
他說:「1996年我身體出現敏感症,一瞓覺就全身麻痹兼頭痛,每隔15分鐘就要起身郁一郁,即係等於全晚無瞓過,咁嘅生活過咗四年,辛苦到想自殺,停止晒所有工作。」停工不完全因為病,還有1997年的金融風暴,「當年主要做電影音樂,一來自己病停咗一段時間無接project,人哋自然唔搵我,二來金融風暴打殘電影圈,好多廣告公司、電影公司老闆欠我幾十萬唔找數,咁搞法唔做好過做。」無開工,但盧佬儲落積蓄,生活仍不成問題,為怪病他看過很多醫生,但沒一個醫生能治癒他,直至一日他無意看了一本有關化學物質影響生活的書,再上網做資料搜集,相信自己患了化學敏感症,但旁人不相信他這個發現,「好唔忿氣,無人信我,我去睇醫生,醫生話我自己心理作用諗埋一邊,好多朋友話我黐線,又叫我睇心理醫生,太太唔信我,成日同佢鬧交。」那刻開始他決定自救,放棄一切接觸到化學品的生活,開始回歸自然過有機人生,2000年在西貢開了一間有機生活店,專賣有機產品,太太負責管舖,自己則全力投入宣傳環保知識,「當初開店完全無諗過賺蝕問題,你用唔用有機、做唔做環保,我無得控制,但我知道化學工業禍害人類,我要話畀人知呢方面知識,呢個係一個使命,係責任。」

■全憑這本《HomeSafeHome》,盧冠廷自己救自己,醫好怪病。

對音樂仍有火

「快樂老實人,敢想敢當敢說每段老實話……」名曲《快樂老實人》,絕對反映到他的率直性格。
在香港這個不重視環保的地方推動綠色生活,自家開店經營這冷門生意,的確困難,但他沒怨言,「綠色生活救咗我一條小命,呢十年過得好有滿足感。」還會做音樂嗎?「當年工作好麻木,日日對住電腦密封式不停做嘢,無所謂人生。不過我對音樂仲有火,而且有大把貨,我已經作咗十首歌,收埋咗,betterthan以前作品,我敢講自己水準有深度,aboveaverage,不過我要搵到有心人幫我出碟,唔淨只做本地發行,我想做到international!音樂喺香港好難做,好音樂出唔到嚟,市道越來越差,出唱片,唔蝕都算偷笑。」

■盧冠廷現在每日過綠色有機生活,牙膏、沐浴露、洗面用品、牙線統統是有機產品。

■「我店出品全部有有機認證,人格擔保唔會出事,我自己全部試過先推出嚟賣。」

■去年《2050演唱會》反應非常好,盧冠廷請來不少巨星撐場,80後有農夫做嘉賓。

洪松蔭:
單車名將賣保險

講香港單車代表,80後只認識一個黃金寶,沒人記得洪松蔭。
1979年開始接觸單車的阿松形容自己小時自卑,一切自信心都由單車而來,「細個嗰陣,俾一個姐姐話我大細眼單眼皮唔靚仔,大個識唔到女仔,有日行街見到個男仔踩單車全身fullgear,好有型,我發誓以後要踩得似佢咁有型,自此情迷單車。」與朋友仔一起踩單車,阿媽大罵他死飛仔,他試過離家出走,「我鬥氣,日踩夜踩搏命練習,想做啲成績畀佢睇,要比賽證明自己唔係玩玩吓。當年一見比賽就報名,完全無諗過做乜嘢香港代表。」七十年代末,還未有全職運動員,他邊打工邊比賽,朝早練習下午上班,為遷就比賽經常轉工,「大大話話轉過四五十份工。」1981年他首次代表香港出賽,先後出席兩屆奧運、三屆亞運,成績驕人,更於兩屆一百公里亞洲單車錦標賽隊際賽奪銅牌。
單車運動員與保險從業員,大纜扯唔埋,但其實他投身保險業已經廿幾年。初入行時,不太多人知道他是香港代表,「唔好以為我有好高知名度,以前做運動員邊有人識,家運動員地位高好多。」現在已做到區域經理的他怎入行?「話說當年我買咗一份保險,不過一直都唔知保險係乜,一心打算儲錢。1985年我仲邊返工邊代表香港出賽,當年我做電單車速遞員,點知返工炒車,頭部重創昏迷五個鐘,以為入院費要自己搞掂,點知原來我買嗰份保險有得賠,當時個經紀順勢叫我轉行做保險,我諗,都係時候為自己打算一下。」

單車運動員變保險經紀

有付出自有回報

單車界名將,23歲正式入行賣保險,大抵運動員都有股硬頸拼勁和超強心理質素,他很快就上手,「頭幾單生意都係朋友幫手買,我問朋友究竟聽唔聽得明我解釋份保單,佢哋坦白話:『我真係唔知你講乜,純粹因為幫你而買。』即刻知道自己弱點就係講嘢唔叻,所以每日對住塊鏡日日讀報紙,學抑揚頓挫令說話有說服力,練說話技巧同邏輯,學習表達自己。我好搏命,日做十二三個鐘,好彩我又好快上手。」雖然單車沒為他帶來大富大貴,但單車帶給他豐富的人生歷練,「我家擁有嘅一切都係單車帶畀我嘅,我從來無問為乜踩單車,但我相信付出係有回報,做人最緊要有目標。」間中會想當年嗎?「當然會,家年輕人無咁多磨練,好少可以好似我哋當年咁,咁單純又咁有鬥志。」

■洪松蔭參加比賽,多年來得過不少獎盃。

1.1981年自組的雅迅單車隊,當時斷斷續續都已經參加過一些單車比賽。

2.1982年首先奪得全港萬寶路單車精英賽冠軍。

3.1984年代表香港參加洛杉磯奧運會。

4.第一至第三屆香港傑出運動員,都有洪松蔭份。

5.八十年代中加入保險行業,一做做了24年。

■灣仔劇團今年初演出的舞台劇《秒速18米》,講述洪松蔭的奮鬥故事。

李健和:
講波慘過踢波

三屆香港足球先生李健和,由綠茵場踩入公仔箱,今年變身足球評述員。
正式加入有線做足球評述員,和哥笑說講波難過踢波:「以前靠對腳搵食,家靠把口,好有難度,自己講嘢唔係好叻,又唔習慣對鏡頭,外國球員個名六、七個譯音,經常食螺絲。講波好費神,要有記性眼要快,尤其歐聯最難搞,有啲歐洲國家根本唔識,開波之前要做好多資料搜集,一得閒就睇。身體都要適應,以前做運動員生活有規律,早睡早起,家要講外國波,周末多數要捱眼瞓,仲要返東方教波,周日有比賽,星期日會比較忙。」做新丁,和哥記憶起講人生第一場波,講完驚到震,「唔識講,好緊張,當晚好彩拍住德能、堅哥,有佢哋傍住都好啲,但一拍埋去就知自己完全未夠班。」

足球員變足球評述員

我頂得住

運動員生涯短暫,不少人鋪定後路,盤算退役後出路。
和哥十八歲開始職業踢波,黃金期是1992至1995年,踢足球從沒想過將來,「我無計劃過自己出路,當時想法好簡單,有心又有態就一路踢落去,差唔多去到三十歲先開始諗以後,就咁考個教練牌打算退役教波。做講波佬都係機緣際遇,有朋友問我有無興趣講波,我就去試試,家當自己係一個學生,由頭學起。」在綠茵場上受盡歡呼聲,但講波就不那麼順利,世界盃時將「科特迪瓦」講成「科迪特瓦」被不少網民訕笑,和哥說從來不上網睇任何評價,「我好少理人哋點講,自己盡咗力就得。以前踢旺角場都有好多球迷鬧,我唔會被佢哋影響,只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問心無愧,我知道自己有不足,我會努力,但唔會有任何言論影響到我,我頂得住。」

■現時除講波還做東方丙組教練,仍與足球有緣。

■和哥:「講波原來好費神。」

6. 做運動員不講究皮膚,但上電視還要是高清,化妝都要準備半小時以上。

7. 從前一頭長髮多麼不羈,現在換上一頭清爽短髮,反而要「細搞」。

8. 英文不夠好,球員名字又長,歐洲球會又多,和哥每次開波前都要用一至兩小時準備。

9. 球員生涯黃金時期,連續得過三屆總冠軍。

10. 為有線宣傳歐聯賽事,換上一身胡迪裝,李健和:「辛苦過踢兩個鐘波。」